第八十八章 槐村论学(2 / 3)
柳文渊扶著车辕欲下,老僕忙从厢底翻出件素缎斗篷:“晨露伤骨,您披上这个。”
竹篱小径积著晨露,青石板上浮起一层蟹壳青的苔晕。
老僕搀著主人右臂,十几步外便是私塾院墙,爬满忍冬藤的漏窗里断续飘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诵声。
柳文渊驻足仰头,双目微红,道:“此人……好大的诗才啊。”
二人来到私塾中,不见学风拘束。
十几个孩童围坐在草蓆上,膝头摊著粗麻缝製的沙盘。
周砚秋挽起白色长衫的下摆,正蹲在磨盘大的树桩前,用炭条画著蜿蜒的河道。
“今日认'舟'字。”
他变戏法似的从袖中摸出几片槐叶,手指翻飞间竟折成小舟模样,“咱们村头渡口的老艄公,每日要摇多少次櫓?”
春妮抢著举手:“我爹送粮船去县城,一櫓劈开十八个浪!”
孩子们也鬨笑著学起摇櫓姿势,周砚秋就势握住最前排虎子的手,带他在沙盘里划出个“舟”字。
“看仔细了——”
书生忽然起身奔向井台,木桶往地上一倾,井水顿时在青砖缝里淌成小河。
七八只槐叶舟载著草茎扎的小人顺流而下,每经过刻有“之”“江”“渡”等字的砖石,便有孩童拍手念出对应童谣。
柳文渊拄杖立在院前,见那白衣书生踩著露水打湿的布鞋,裤脚还沾著菜畦新泥,偏偏把蒙学教得活色生香。
最奇的是每教一字,青槐枝叶便无风自动,仿佛天地也在跟著诵读……
“周先生这'舟'字教得妙。”老儒生忍不住抚掌。
此时周砚秋正引著学童用草绳摆字。
十几双小手此起彼伏,在青砖上拼出一丈见方的“学海无涯”。
“啪啪啪——”
柳文渊掌声惊得麻雀振翅飞起,周砚秋转过身来,方才太过投入,现在才察觉私塾门前还站著二人。
他眯眼打量儒生打扮的老者,一身靛蓝长衫虽旧,袖口密匝匝的针脚却显出家世不凡,更別提腰间那枚刻著“文渊”二字的羊脂玉牌。
“敢问老先生是......?”
他拍落衣襟上的草屑,晨光里碳粉像黑雪纷扬。
老僕挺直腰板,声如洪钟:“我家老爷乃致仕的礼部右侍郎柳文渊,昔年主持会试时——”
“多嘴。”
柳文渊轻叩紫檀杖,惊起石缝里两只蚱蜢,“老朽途经贵村,听得琅琅书声,特来拜会。”
说著从怀中掏出本蓝皮册子,封面上《蒙学辑要》四字让周砚秋瞳孔微颤。
周砚秋慌忙作揖,草绳“啪嗒“掉在晒穀场上:“晚生周砚秋,不过是个乡野塾师,拜见柳公。”
“拜见柳公——” ↑返回顶部↑
竹篱小径积著晨露,青石板上浮起一层蟹壳青的苔晕。
老僕搀著主人右臂,十几步外便是私塾院墙,爬满忍冬藤的漏窗里断续飘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诵声。
柳文渊驻足仰头,双目微红,道:“此人……好大的诗才啊。”
二人来到私塾中,不见学风拘束。
十几个孩童围坐在草蓆上,膝头摊著粗麻缝製的沙盘。
周砚秋挽起白色长衫的下摆,正蹲在磨盘大的树桩前,用炭条画著蜿蜒的河道。
“今日认'舟'字。”
他变戏法似的从袖中摸出几片槐叶,手指翻飞间竟折成小舟模样,“咱们村头渡口的老艄公,每日要摇多少次櫓?”
春妮抢著举手:“我爹送粮船去县城,一櫓劈开十八个浪!”
孩子们也鬨笑著学起摇櫓姿势,周砚秋就势握住最前排虎子的手,带他在沙盘里划出个“舟”字。
“看仔细了——”
书生忽然起身奔向井台,木桶往地上一倾,井水顿时在青砖缝里淌成小河。
七八只槐叶舟载著草茎扎的小人顺流而下,每经过刻有“之”“江”“渡”等字的砖石,便有孩童拍手念出对应童谣。
柳文渊拄杖立在院前,见那白衣书生踩著露水打湿的布鞋,裤脚还沾著菜畦新泥,偏偏把蒙学教得活色生香。
最奇的是每教一字,青槐枝叶便无风自动,仿佛天地也在跟著诵读……
“周先生这'舟'字教得妙。”老儒生忍不住抚掌。
此时周砚秋正引著学童用草绳摆字。
十几双小手此起彼伏,在青砖上拼出一丈见方的“学海无涯”。
“啪啪啪——”
柳文渊掌声惊得麻雀振翅飞起,周砚秋转过身来,方才太过投入,现在才察觉私塾门前还站著二人。
他眯眼打量儒生打扮的老者,一身靛蓝长衫虽旧,袖口密匝匝的针脚却显出家世不凡,更別提腰间那枚刻著“文渊”二字的羊脂玉牌。
“敢问老先生是......?”
他拍落衣襟上的草屑,晨光里碳粉像黑雪纷扬。
老僕挺直腰板,声如洪钟:“我家老爷乃致仕的礼部右侍郎柳文渊,昔年主持会试时——”
“多嘴。”
柳文渊轻叩紫檀杖,惊起石缝里两只蚱蜢,“老朽途经贵村,听得琅琅书声,特来拜会。”
说著从怀中掏出本蓝皮册子,封面上《蒙学辑要》四字让周砚秋瞳孔微颤。
周砚秋慌忙作揖,草绳“啪嗒“掉在晒穀场上:“晚生周砚秋,不过是个乡野塾师,拜见柳公。”
“拜见柳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