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千古圣君,徳比尧舜,功盖三皇!(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79章 千古圣君,徳比尧舜,功盖三皇!
  熙丰五年,九月初一。
  、教育!
  一长一短,两道政令,从中书省中一一传出。
  仅是半日,便已传遍京城。
  并通过报社,以一种相当惊人的势头,一传十,十传百,传遍天下。
  自上而下,无论士庶,尽皆鼎沸。
  无它,半免费教育!
  免书本、免口粮,学子仅需备上束脩,即可读书。
  这样的政策,实在是太过于“梦幻”,以至于引起了相当广泛的骚动。
  特别是寒门学子,不乏有人跪地叩首,哭得流涕,直呼“圣君”、“圣相”、“圣人之政”一类的话语。
  就反应而言,相当夸张!
  不过,这也不稀奇。
  自古以来,读书习文都是一件相当“苦”,且偏向于奢侈的行为。
  其奢侈属性的来源,主要有二:
  一则,文房四宝与书本皆是贵重之物。
  文房四宝之贵重,主要在其细水长流的特性。
  这是“日常消耗”的东西,绵绵不绝。
  书本之贵重,自古有之。
  自秦汉至隋唐,书页和印刷术都尚未普及,书本都是以“手抄”为主,传播有限。
  如此,书本便是自带稀缺性。
  稀缺,自然就贵!
  特别是东西两汉,举孝廉,读书几乎是名门望族的专属,非望族子弟,基本上不会有读书的机会。
  自从太祖皇帝立国以来,印刷术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书本的“稀缺性”一定程度上下降不少,但“广泛性”却又上升不少。
  自秦汉至隋唐,书本稀缺,知识传播度低,读书人自然就少,可能读懂一本书就有机会做官。
  可自从印刷术推广以来,读书人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卷,若是真的要考上一点功名,没有一二十本书经典书籍的知识量,根本就没机会上位。
  一册经典书籍,市面上得百十文钱。
  凡经典书籍,基本上都是五六册起步,也就是一贯钱左右。
  一二十本,也就是一二十贯钱。
  通常来说,平民百姓一年的劳作成果也就三四贯钱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