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千古圣君,徳比尧舜,功盖三皇!(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斩首一级,赏钱二十贯。
  斩首三级,赐田二十亩。
  斩首十级,赐田百亩,免税三年,立升三级。
  一般来说,百姓一年的劳作也就三四贯钱,手工匠人大概是七八贯钱左右。
  斩首一级,赏钱二十贯,便抵得上两三年的劳作,也就怪不得有鼓励士气的作用。
  关于奖赏的消耗,经统计是一百万十万贯钱财、六千余亩田地。
  抚恤,也即阵亡抚恤金。
  关于抚恤金,士卒阵亡的抚恤费是一次性结清一十贯钱,小指挥官为百贯钱,将领名义上是两百贯钱,但上头基本上都会额外赏赐一些田地、钱财,甚至有可能追赠官职,追封子嗣。
  这一部分,经枢密院、户部、兵部统计,合三十余万贯钱。
  一次南征,耗费足足四百五十余贯钱,也就怪不得一些不思进取的皇帝选择“岁币”、“岁赐”,以求取和平。
  毕竟,一年的岁币、岁赐,也就百万贯钱左右。
  相较于战争来说,耗费无疑是相当之低,且相当具有性价比。
  “可有疑虑?”
  江昭垂手,向下望去,淡淡问道:“若无疑虑,江某便执笔披红。”
  “元某无疑虑。”
  “亦然。”
  “张某亦然。”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继点头。
  这种大规模的汇总文书,可能偶有一定的小贪,但基本上都是惯例,但凡不是贪得太狠,就不必为之深究。
  “其二,为枢密院、工部、银行上呈,关于石见银矿的提炼量,已是有了结果。”
  文书传下去,江昭徐徐道:“截至目前,熙丰五年提炼量为一百一十三万斤。”
  “为安抚勋贵,却是得以三七分成,拨去三十三万九千斤。余下的七十九万一千斤,皆是存入银行。”
  石见银山的开采,并不是说年末才会有结果。
  事实上,自福州至东瀛,其航行通常得考虑季风的影响。
  一旦利用好季风,短则六七天,长则二三十天,就可实现通航。
  反之,逆着季风走,非但得事倍功半,甚至还可能有翻船的危机。
  大周、东瀛二国一向都不乏交流,相关的航行规律总结,也算是较为透彻。
  一般来说,都是九月、十月趁着西北季风返航。
  上一次,顾廷烨渡海东瀛,提炼了五十七万斤白银,就是十月返航。
  这一次,或许是将门勋贵急于知晓开采银山的效益,却是九月就已返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