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刘备赠甲(1 / 3)
二人如此谨慎,实际对繁文縟节並不是那么刻意的谢伊却不在意张飞的言论,甚至是爽朗一笑,失笑道:
“无妨,益德兄为人豁达,喜爱结交天下文人英豪,此乃快意之举也。”
“再则,不才仰慕玄德公,亦不介意今后与云长兄和益德兄共闯江场。”
“於外称职,私下交好,於伊而言,当真无不可。”
如此豁达心性,平易近人,確实不愧为贤明雅士,简直是千里遇伯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典范。
果然,能包容豁达,在关羽面前同样能得好感,一样忍不住开口赞道:
“义涵胸怀豁达,胸藏宽广,实乃贤才。”
同为三兄弟,张飞见大哥和二哥连连讚赏谢伊,也想说点好听的,可苦於才疏学浅,最终只能——
“俺也一样!”
......
稍过不久,关羽也將大军开拔,准备入驻汜水关的消息告知,这会儿已经和张飞前去做出发准备了。
並且由於当前情况特殊,刘备和谢伊特意嘱咐了张飞千万不可在外面透露谢伊已投於刘备麾下一事。
且得等时机成熟,盟军散去后,才能明面上让谢伊站在刘备身边。
毕竟现在刘备要什么都没有,如果谢伊加入他,那就相当於抱著一块金子却空无武力保护一般。
届时必定引来袁绍和曹操不满,甚至是刻意针对。
趁著这会儿四下无人,还有机会独处的机会,谢伊也是当机立断,再度交代一番道:
“玄德公,当下时局变换,前线战事即將激化,袁绍也有意笼络我,且我也答应曹公要为其立功一二才可离开。”
“若要相隨,且得等破虎牢,盟军各奔东西,不再人多眼杂后,伊才可前来追隨。”
“否则,其余有心之人必视玄德公与伊同党,到时只会为您带来祸事。”
这话说的一点儿也没毛病,也讲到了关键点。
袁绍和曹操之所以现在对刘备有欣赏,一是他汉室宗亲身份,二是他有击破黄巾之功和猛將於麾下。
可要是让他们知道刘备先一步挖走他们要的人才,那就....
不说明著搞你,他们大可使绊子,用些別的手段,再让谢伊投奔他们那边。
如此,刘关张三人必须低调。
“义涵所言甚是。”
心思细腻,又懂人心的刘备自然也是赞同,点头表示明白其苦心。
不过关於谢伊刚才所言中的一点,刘备却大感疑惑,追问道:“方才义涵曾说攻破虎牢,盟军即会各奔东西,这是为何?”
按理说攻破虎牢关,不该是长驱直入,杀进洛阳,诛杀董贼,重新扶持天子掌权吗?
怎么打完虎牢关,就又散了?还各奔东西? ↑返回顶部↑
“无妨,益德兄为人豁达,喜爱结交天下文人英豪,此乃快意之举也。”
“再则,不才仰慕玄德公,亦不介意今后与云长兄和益德兄共闯江场。”
“於外称职,私下交好,於伊而言,当真无不可。”
如此豁达心性,平易近人,確实不愧为贤明雅士,简直是千里遇伯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典范。
果然,能包容豁达,在关羽面前同样能得好感,一样忍不住开口赞道:
“义涵胸怀豁达,胸藏宽广,实乃贤才。”
同为三兄弟,张飞见大哥和二哥连连讚赏谢伊,也想说点好听的,可苦於才疏学浅,最终只能——
“俺也一样!”
......
稍过不久,关羽也將大军开拔,准备入驻汜水关的消息告知,这会儿已经和张飞前去做出发准备了。
並且由於当前情况特殊,刘备和谢伊特意嘱咐了张飞千万不可在外面透露谢伊已投於刘备麾下一事。
且得等时机成熟,盟军散去后,才能明面上让谢伊站在刘备身边。
毕竟现在刘备要什么都没有,如果谢伊加入他,那就相当於抱著一块金子却空无武力保护一般。
届时必定引来袁绍和曹操不满,甚至是刻意针对。
趁著这会儿四下无人,还有机会独处的机会,谢伊也是当机立断,再度交代一番道:
“玄德公,当下时局变换,前线战事即將激化,袁绍也有意笼络我,且我也答应曹公要为其立功一二才可离开。”
“若要相隨,且得等破虎牢,盟军各奔东西,不再人多眼杂后,伊才可前来追隨。”
“否则,其余有心之人必视玄德公与伊同党,到时只会为您带来祸事。”
这话说的一点儿也没毛病,也讲到了关键点。
袁绍和曹操之所以现在对刘备有欣赏,一是他汉室宗亲身份,二是他有击破黄巾之功和猛將於麾下。
可要是让他们知道刘备先一步挖走他们要的人才,那就....
不说明著搞你,他们大可使绊子,用些別的手段,再让谢伊投奔他们那边。
如此,刘关张三人必须低调。
“义涵所言甚是。”
心思细腻,又懂人心的刘备自然也是赞同,点头表示明白其苦心。
不过关於谢伊刚才所言中的一点,刘备却大感疑惑,追问道:“方才义涵曾说攻破虎牢,盟军即会各奔东西,这是为何?”
按理说攻破虎牢关,不该是长驱直入,杀进洛阳,诛杀董贼,重新扶持天子掌权吗?
怎么打完虎牢关,就又散了?还各奔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