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环月球粒子对撞机可行性妄想(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45章 环月球粒子对撞机可行性妄想
  “环月球粒子对撞机”
  早在特事局成立之初,內部就一直在进行一项特別的思考,也即,如何將孟未竟的能力,实实在在,转化为更先进的科学进步和生產力?
  异世界的矿產、人力、文化、市场,当然是极重要、极其直接的一项。
  但这些,虽然能带来极大的利益和价值,却始终只能在当前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前提下提供帮助。
  特事局的野心更大,传送门作为一种完全超出常识和物理之外的存在,是否能够,带来全新的科学理论革命,带领人类,走向第四次、第五次、甚至更高层次的工业革命?
  毕竟超能力,只是不可预料的,归属於孟未竟个人的存在。
  而真正转化为物质物理世界的理论和技术,才能真正进入工业化的渠道,辐射整个世界。
  这也是,特事局一直与科学院保持良好的信息交互,並且不时就有各种奇思妙想的理论构思,传递到孟未竟这边来的原因。
  在孟未竟回来休息的这两天,王轻就曾邀请孟未竟,前往可控核聚变小组,尝试以升级后的能力,再次替代第一壁材料。
  但孟未竟进行短暂尝试之后,发现即便升级过一次的能力,距离微观操控的程度,仍然还是相差极远。
  还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孟未竟,很能够理解王轻的想法。
  但是“环月球粒子对撞机?
  “王博士,我读书是没你多,但也知道,这是一颗星球啊!
  “整个月球的周长—”
  丁教授適时补充:“10902千米左右,我刚刚计算过。”
  “一万公里!我记得,好像欧洲有一个粒子对撞机的吧?它的大小是—“”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周长27公里。造价等同数百亿人民幣。”丁教授再次补充道。
  孟未竟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我数学一般,27公里都要数百亿人民幣,那一万公里,
  要多少?”
  “十万亿人民幣规模。”丁教授再次冰冷地吐出数据,“这还只是最基础的物料成本。
  “不包括,超大环形轨道上磁场精度的控制、以及实现高能量下粒子稳定聚焦传输等等的技术难题。
  “再加上施工难度、地形规划处理、能量供应“我初步估计,成本可能要接近百万亿级別。”
  百万亿!
  “去年全国的gdp,才多少?”
  王轻道:“134.91万亿。”
  孟未竟一愣,额,好多啊!
  这样一算,好像並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