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復活永康学派(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眾人闻言全都点了点头,这確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但鲁锦推行义务教育的態度十分坚决,那他们也只有帮忙想办法了。
  於是李善长当即说道,“书这东西若是保护得好,又不用年年更换新的,如果每一届新生,朝廷都要发一套新书,这开支自然负担不起,可若是五届,十届,共用一套课本,一本书能多用几年的话,这个开支自然就能降下来了,朝廷也不至於无力承担。”
  冯国用闻言又问道,“那要是课本损毁丟失了呢?”
  “那就让学生照价赔偿,只赔个工本费即可,或者让学生自己抄书补上。”李善长当即道。
  宋濂也跟著问了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若是学生要温习课本呢,如果把书留给下一届的新生,那已经升学的学生想要温习,又该怎么办?”
  李善长当即又道,“那就让他们自己抄书,或者借书,只要想学,还怕没有办法?”
  於是眾人就都不说话了,鲁锦闻言也皱起眉来。
  让学生抄书或者借书,这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这岂不是把买书的成本转嫁给了学生,如果还需要学生自己置办课本的话,富人家的孩子当然不用说,但对穷人家的子弟而言就不公平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家长本来就指望这些半大孩子帮家里干活呢,他们上学的阻力本来就更大,你再指望让家长出钱帮他们买书,这不是平白给他们设置教育门槛吗?那还谈什么义务教育。
  但是这件事说到底,还是生產力的问题,以现在的生產力,是真的无力支持义务教育,鲁锦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哪怕他开掛爬科技树,可也得需要时间啊。
  想到此处,鲁锦深吸一口气才说道,“百室先生说得对,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总比没有强,即便这样对贫苦家庭的孩子不公平,但至少还给了他们一条上进求学的路,暂时也只能这样了,能出几个人才是几个吧,总比一个都没有要好。
  “不过这个办法也只是权宜之计,朝廷若想普及新式教育,绝不能一直如此,故而此法先暂时试行五年,五年之后一定要想办法让每届新生都有自己的书。”
  眾人闻言这才点了点头,不过五年之后让每届新生都有自己的书,这又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鲁锦突然再次把目光看向叶琛问道,“听说叶先生曾经在任歙县县丞的时候,主持过造纸,一年造纸五百万张,可有此事?”
  叶琛当即拱手道,“回陛下,確有此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