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鲁路修留计定北欧(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鲁路修就耐着性子继续看完,然后居然就看到了一些令他颇为不快的评估声音。
  “居然有人觉得,此战最后的那场歼灭硬仗、战略意义不是很大,还损失了2艘无畏舰和2艘前无畏舰,可能影响未来对布列颠尼亚人的海上压力?
  荒唐!这是什么蠢货拍脑门智库说出来的话,简直就是一派胡言鸡蛋里挑骨头!”
  鲁路修一看就忍不住被气笑了。
  不过还别说,当时确实是有人这样想的。仔细看他们的观点,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第一阶段“几乎无伤诱歼露沙巡洋舰队”的行动,还是非常认可的。
  因为那一战确实有战略价值,是掐断了敌人在里加湾的航道,断绝了里加湾和库尔兰半岛的敌方陆军的补给线,促成了敌陆军的崩溃。
  但他们认为,最后“付出己方2艘无畏舰、2艘前无畏”的代价,去灭了敌人的无畏舰和前无畏舰群,就有点两败俱伤了。
  而且认为后面这一半行动,对于整体战局没什么影响,也不可能因为后面这一仗打赢了,己方舰队就能深入芬兰湾、直接登陆圣彼得堡。
  于是,就有人认为“这是纯消耗战,大家都折损了一些战力。虽然俘虏了两艘船,但也要资源重新修好。总之打完这一仗后,帝国总体的战列舰队战力,肯定是比不打这一仗要下降的”。
  所以有一派人就认为,打了这一仗,是有损将来对付布列颠尼亚人的大局。即使不打,敌人的无畏舰群被沙皇以“保舰思路”龟在喀琅施塔得港里当存在舰队,也不会有任何威胁。
  纯算数字帐的话,这一派的观点,倒也可以狡辩得通,因为没打这一仗之前,帝国有17艘战列舰处于完好的战备状态,而打完之后,完好战备的船数暂时下降到了12艘,要过半年多才重新回升到17艘。
  那这不就等于“浪费了半年原本可以用于伺机打布国海军的机会成本”吗?
  鲁路修估计,希佩尔上将或舍尔上将,如果看到这些论调,肯定也会被气得不行。只是这些将军们只懂得打打杀杀,不懂政治和外交,也不懂经济封锁,所以讲不出道理来反驳这些歪理邪说。
  但鲁路修却是学贯文武,又有对历史的先知,见识超越当时人一百年。他只是略一思忖,就想到了该怎么反驳这些人。
  一会儿正好趁着庆功宴,跟希佩尔他们说道说道,帮海军的人支支招,如何将“消灭露沙波罗的海舰队”的后续战略价值最大化。
  ……
  当天下午,柯尼斯堡行宫。
  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会,蒙皇帝恩准,就在行宫内召开。所有近期立功的波罗的海战区陆海军将领,全部都来列席。
  酒会上还有一些相关部门的文职官员,或是东普罗森地区的地方官来捧场,一起热闹热闹让将军们高兴一下。
  大战之年,又遭了布列颠尼亚海军封锁,德玛尼亚国内一切民生物资供给都比较紧张,这种公开的宴会菜色也不会太奢华,以免有碍观瞻,流传出去让人民不服。
  就像鲁路修早上用早餐的时候,连培根和香肠都没有,只有鱼肉这种相对不容易被封锁的水产。柯尼斯堡本来就是港口城市,波罗的海本地渔业发达。
  如今的庆功宴,也搞成了类似于鸡尾酒会的冷餐会,不限量供给厚切的生鲑鱼,其他禽畜肉菜就没那么丰富了。
  酒会开始后,最初的吃吃喝喝、互相恭喜环节,没什么可说的。
  鲁路修一边吃喝,一边也在观察到会的嘉宾,结果还真就让他看到几个除了将军们以外的老熟人。
  “嘿!巴登部长您怎么也有空来这儿?您不是在柏林么?”
  鲁路修立刻迎上去打招呼。而马克.冯.巴登大公也早就笑吟吟地看着他了,等到走到面前才回应说:
  “我还以为你会是今晚庆功宴上的明星呢,肯定得被那群将军们围着敬酒,没敢过来打扰你。”
  鲁路修一笑:“我那些微不足道的工作,都是幕后的,现在还不宜高调,还是说说您的事儿吧。”
  巴登大公:“我当然是为了占领区事务部的公务来的。这两天马肯森元帅不是刚刚才拿下里加城和库尔兰半岛么。
  陛下昨天应该就是听了你的劝谏吧?关于未来安置伏尔加德玛尼亚人和波罗的海德玛尼亚人的问题。陛下后来想了想,还是希望未来露沙帝国崩盘后,能把立陶宛全境和拉脱维亚大部地区整合为本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