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鲁路修留计定北欧(5 / 5)
问题是现在才1915年,没有摩托化运输,德玛尼亚军方连汽车存量都不够,德露双方铁路轨距又不一样。
中央突破最多也就是歼灭敌人一大批有生力量,把波兰的驻军干掉,可然后呢?
如果还想继续进攻,就露沙中部那莽莽数千里烂地,后勤怎么解决?
在没有摩托化运输的时代,既然取得了绝对制海权,沿着海岸线推进当然是最稳妥,最容易后勤保障的办法了。
因为露沙的动员能力和人力太多了,就算多杀它两百万军队,也不能起到决定性的帮助。但如果封锁了其全部的海岸线,再夺取其南方粮食产区,封锁饿它几年,它说不定就自爆了。
所以,鲁路修是必须与1915年的“中央突破”学说斗争到底的,这不是派系之争,而是因为鲁路修掌握的才是真理。
1915年的“中央突破派”,就是典型的没学透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不知道战争是军事的延续,也不知道军事要为经济和政治服务。
……
所以,在听了希佩尔透露的内幕,知道兴登伯格、罗登道夫、马克霍夫曼又在为了小集体利益而贬损“沿海两翼齐飞学说”的战略意义后,
鲁路修立刻就帮希佩尔支招,帮他们想反击的说辞:
“希佩尔将军您尽管放心,陛下不会不理解‘全歼露沙波罗的海舰队’相比于‘放任其无畏舰作为存在舰队留在母港龟缩’的巨大好处的。
我们歼灭敌人的无畏舰,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击沉无畏舰这个目标本身,更不是为了捞军功!有些后续的计划,是必须要全灭敌人海军后才能干的。
比如,我觉得您现在夺取了波罗的海的绝对制海权后,还可以再做一些更激进的尝试——伯迪克中将手上,不就握着我军的侦查巡洋舰队么?
后续几天,我们可以继续发力,多排一些波罗的海航道上的水雷,不但要排南边的,也要深入北边瑞典和芬兰地区之间的波的尼亚湾扫雷,确保将来我们的巡洋舰可以深入那片海域,搜杀敌人的运输船。
而如果我们没有全灭敌人的无畏舰的话,我们的巡洋舰敢如此深入行动吗?只要敌人的无畏舰驶出芬兰湾,然后往北拐个弯,在波的尼亚湾口一堵,我们进入波的尼亚湾的巡洋舰就得死。”
希佩尔听了这话,不由一愣:“深入波的尼亚湾?如果是为了深入波的尼亚湾的话,歼灭敌人的无畏舰队倒是确实很有必要了……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深入波的尼亚湾呢?啊!你是觉得,露沙人会从芬兰地区的波的尼亚湾沿岸,走海路贴着海岸线南下,运送资源去赫尔辛基或是圣彼得堡?你希望我们截杀这条航线上的敌军运输船?”
希佩尔已经可以理解这么做的军事必要性了,但他显然不太懂经济,不理解深入这片海域拦截航运的经济价值。
之前海军部筹措歼灭露沙波罗的海舰队主力的计划时,经济层面也确实没想太深,只想着能灭掉敌人舰队就尽量灭掉。
而且在海军部的人看来,就算要拦截,光堵一下芬兰湾入口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绕到波的尼亚湾内部去呢?敌人的运输船无论是要去赫尔辛基还是圣彼得堡,不都得从芬兰湾的入口过吗?不都得从汉科角过吗?
这就好比你已经掌握了一条航线的终点站,那直接在终点站堵不就好了?还多费力多冒险去半路堵作甚?
而对于希佩尔的这种认知,鲁路修只能无奈地先摇了摇头,然后从最基本的开始扫盲科普: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中央突破最多也就是歼灭敌人一大批有生力量,把波兰的驻军干掉,可然后呢?
如果还想继续进攻,就露沙中部那莽莽数千里烂地,后勤怎么解决?
在没有摩托化运输的时代,既然取得了绝对制海权,沿着海岸线推进当然是最稳妥,最容易后勤保障的办法了。
因为露沙的动员能力和人力太多了,就算多杀它两百万军队,也不能起到决定性的帮助。但如果封锁了其全部的海岸线,再夺取其南方粮食产区,封锁饿它几年,它说不定就自爆了。
所以,鲁路修是必须与1915年的“中央突破”学说斗争到底的,这不是派系之争,而是因为鲁路修掌握的才是真理。
1915年的“中央突破派”,就是典型的没学透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不知道战争是军事的延续,也不知道军事要为经济和政治服务。
……
所以,在听了希佩尔透露的内幕,知道兴登伯格、罗登道夫、马克霍夫曼又在为了小集体利益而贬损“沿海两翼齐飞学说”的战略意义后,
鲁路修立刻就帮希佩尔支招,帮他们想反击的说辞:
“希佩尔将军您尽管放心,陛下不会不理解‘全歼露沙波罗的海舰队’相比于‘放任其无畏舰作为存在舰队留在母港龟缩’的巨大好处的。
我们歼灭敌人的无畏舰,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击沉无畏舰这个目标本身,更不是为了捞军功!有些后续的计划,是必须要全灭敌人海军后才能干的。
比如,我觉得您现在夺取了波罗的海的绝对制海权后,还可以再做一些更激进的尝试——伯迪克中将手上,不就握着我军的侦查巡洋舰队么?
后续几天,我们可以继续发力,多排一些波罗的海航道上的水雷,不但要排南边的,也要深入北边瑞典和芬兰地区之间的波的尼亚湾扫雷,确保将来我们的巡洋舰可以深入那片海域,搜杀敌人的运输船。
而如果我们没有全灭敌人的无畏舰的话,我们的巡洋舰敢如此深入行动吗?只要敌人的无畏舰驶出芬兰湾,然后往北拐个弯,在波的尼亚湾口一堵,我们进入波的尼亚湾的巡洋舰就得死。”
希佩尔听了这话,不由一愣:“深入波的尼亚湾?如果是为了深入波的尼亚湾的话,歼灭敌人的无畏舰队倒是确实很有必要了……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深入波的尼亚湾呢?啊!你是觉得,露沙人会从芬兰地区的波的尼亚湾沿岸,走海路贴着海岸线南下,运送资源去赫尔辛基或是圣彼得堡?你希望我们截杀这条航线上的敌军运输船?”
希佩尔已经可以理解这么做的军事必要性了,但他显然不太懂经济,不理解深入这片海域拦截航运的经济价值。
之前海军部筹措歼灭露沙波罗的海舰队主力的计划时,经济层面也确实没想太深,只想着能灭掉敌人舰队就尽量灭掉。
而且在海军部的人看来,就算要拦截,光堵一下芬兰湾入口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绕到波的尼亚湾内部去呢?敌人的运输船无论是要去赫尔辛基还是圣彼得堡,不都得从芬兰湾的入口过吗?不都得从汉科角过吗?
这就好比你已经掌握了一条航线的终点站,那直接在终点站堵不就好了?还多费力多冒险去半路堵作甚?
而对于希佩尔的这种认知,鲁路修只能无奈地先摇了摇头,然后从最基本的开始扫盲科普: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