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实属一条技术路线走到黑(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担心的这些问题,军队都会解决的。目前顿巴斯煤矿东部边缘地带,却是只距离敌我实控线仅仅一百公里多一点。但是,第6集团军会在这个冬季拿下罗斯托夫地区,到时候大煤矿距离火线至少也有300公里了!
  至于你担心的占领方案,我刚回国的时候,就把鲁普雷希特殿下的意思,和巴登殿下说过了,巴登殿下承诺占领区事务部会说服国会和陛下,未来在东部采取将第聂伯河以西纳入本土。第聂伯河以东地区建立当地哥萨克人和基辅罗斯人的国家,且将大煤矿独家租借给帝国至少50年。
  所以,军事方面的问题,鲁普雷希特殿下会帮你解决,政治方面的问题,巴登殿下会为你解决。资源问题,大家可以商量,你只要拿出一个方案,到时候建好大钢厂、铁矿石和煤炭随便用,但各方该以什么比例占股。”
  战争年代,新占领区持续几年大铁矿的产量,都可以漂没一部分,煤矿产量也是。可以说还没修复,没有产出或产出太少、敌军破坏,实际上把差额部分私下里卖掉,或是超低价供给克虏伯,帮助克虏伯折抵一部分成本,作为各方的出资。
  克虏伯自然也要投桃报李,这么巨大的钢铁厂,也得想办法巧立名目,分一些股份给帮他们解决问题的人。
  或者干脆就是建两座钢铁厂,一座克虏伯百分百自己持股控制,另一座就送给帮忙平事的各路。
  巴里亚王室,巴登王室,鲁路修,肯定都要占一股。
  古斯塔夫对于分成倒是能理解,他知道战争年代占领区的利益就是有很多灰色部分可以分润的。他只是担心帝国守不住。
  而鲁路修也说了几句高瞻远瞩的话,让他彻底坚定了信心:
  “古斯塔夫先生,我觉得您有一个状况还没搞明白,如果帝国失败了,你觉得法兰克人会饶过你的工厂么?你别以为敌人会跟旧时代那样,体面停战,仗已经打成这个样子了,帝国如果失败,你的公司也就不存在了。”
  鲁路修这也不算骗人,因为地球位面的历史后来就是这么发展的。
  战争期间很多资本家觉得打输了也没什么,关键就在于他们觉得民间资本可以逃脱。
  但真要是到了那一天,凡尔赛条约可不会饶过民间资本,可不会管你什么“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古斯塔夫本人都能被抓去坐牢折磨,工厂彻底会被法兰克人拆掉卖钱。
  鲁路修不过把敌人将来真的会做的事情,提前绘声绘色有理有据分析给古斯塔夫听罢了。
  最后的话终于打动了古斯塔夫,他不再担心把所有流动资源都拿去孤注一掷扩大再生产了。
  “罢了!跟你们赌了!帝国要是守不住,我造了那么多大炮,肯定要被布狗和法兰克人清算!我们之前在埃森的大型高炉,普遍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容积是500方的,日产800多吨。
  不过当初因为产能过剩,我们已经好几年明明有更大的高炉技术,却没有投产。这次,我可以在东线直接起单座容积1000立方以上、日产2000吨、年产60多万吨的高炉!
  这样吧,首批先起2座,1座算克虏伯尼科波尔炼钢厂的,1座算巴里亚扎波罗热炼钢厂的,后面那座工厂你们3家自己怎么分股份你们自己说了算。第一批好了之后,再起配套的平炉或别的炼钢炉,靠自产的原材料扩大建设。”
  鲁路修:“周期太慢了,至少再翻一倍,一次性起4座,你们2座我们2座。那也不过首批240万吨钢铁的年产量,要知道法兰克人在战前为露沙造的尼科波尔钢铁厂,就已经年产300万吨、由10座年30万吨级高炉构成。”
  双方最终谈妥了这个投资计划,第一期需要到1917年年中才能投产,到时候年出钢240万吨,后面各期可以快一点,每年一期。而第6集团军会用战俘满足克虏伯所需的一切重苦役劳工。
  这样规模的建设,动用的人力至少是十万人数量级的,巅峰期有可能达到30万人,包括配套的煤矿扩产。
  战争爆发前,德玛尼亚国内的钢铁年产量已经超过2000万吨了,一年半后增加240万吨,并不算很多,但这已经是战时极限建设的速度。
  ……
  谈妥基础工业方面的合作意向后,时间也悄然来到了1月的最后一天。
  鲁路修便和古斯塔夫又去参加了希佩尔上将的就任典礼,恭喜他当上了公海舰队总司令。
  整个典礼上倒是没什么值得赘述的,唯一让鲁路修意外的是,在典礼结束后,威廉皇帝居然找到了他,让他单独去奏对一些事情。
  “听说你在波茨坦学院写了一篇很有胆子的文章?怎么没写完跑到威廉港来了?”
  鲁路修被召唤进皇帝的会客室时,威廉皇帝劈头就问了这么一句话。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