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实属一条技术路线走到黑(2 / 3)
真要持续打步兵和工事不得不一直开火,那就连续打300发左右更换备用枪管。换下来的枪管也不是报废,只是等候冷却,等另一根打得太烫了再换回来,哪怕再激烈的战斗,最多准备3根枪管肯定够用了。”
鲁路修听到后来,也是暗暗心惊,暗忖这个海因里希、沃尔默不会是地球位面的mg34设计师吧?也怪自己前世的军迷程度不够深,只知道mg34是毛瑟的机枪,却没关心过到底具体是谁设计的。
但无论怎么看,对方描述的这个思路,显然都有mg34/42的影子,也是想着换枪管散热,也是用延迟闭锁加快研发,同时副作用就是提升射速但牺牲膛压和穿甲力。
要知道地球位面的mg34/42机枪,初速就只有750米左右,明显比更早的mg08重机枪的900米慢很多,也比布国的重机枪慢得多,只是跟后来的捷克式轻机枪或布朗式轻机枪差不多而已。
但mg34/42的恐怖射速,那是地球人众所周知的,这里面其实就是一个“初速换射速”的取舍。
此时此刻,设计师海因里希.沃尔默受提前3年问世的mp15冲锋枪影响,也受莱因哈特.贝克的影响,提前走上了这条路。
鲁路修想了想,坚持还要问最后一个问题,才肯做决定:“你刚才回答了很多指标,但你还没说穿甲能力呢,这才是最关键的。初速720米是可以接受的,但你得告诉我这等效于能穿甲多厚?”
海因里希.沃尔默并没有现成数据,他只能靠推算:“目前850米初速的版本,500米内穿甲厚度为18毫米均质钢,1000米时的穿甲厚度降低到12毫米。
如果初速降低到720米每秒,弹头强度是不变的,出膛动能会降低,按照物理计算,500米穿甲厚度会降低到14毫米,1000米穿甲厚度降低到10毫米。因为风阻的关系,越远动能存留的差异会越小。”
鲁路修想了想,“小威利”坦克和劳斯莱斯装甲车目前都才8毫米装甲,这个新枪是随便穿的。未来布国如果搞“大威利”或者说“马克1型”,哪怕强化了正面装甲,也还可以指望射侧面穿甲。
而且机枪在500米上射击坦克已经够用了,只要机枪阵地隐藏得好,不被敌人提前发现,500米再开火是完全做得到的。
至于未来,就让这款重机枪定位于专打装甲车,不打坦克就行了。
射速方面,海因里希.沃尔默的方案提升是很明显的,mg08用7.92的子弹也才450发射速,地球位面丑国的m2用12.7能做到450~500发射速。沃尔默却能用13.2做到600,这个技术路线显然是偏向mg34/42的方向的。
德系武器果然有德系的特色,不会一味抄袭地球位面丑国后来的m2。
……
梳理完20毫米机炮和13.2毫米机枪的后续研发指导工作后,这次战舰入役观礼也差不多结束了。
最后临走前,鲁路修只是又突然想到一个点子,提醒克虏伯的人别忘了给对空弹加一个可调延时引信,以确保炮弹在飞出一定距离后凌空自爆,别再追求炮弹直接命中飞机才炸。而且对空弹的装药也可以换成榴霰弹。
这些技术都是现有的,延时引信很容易做到。就是在炮弹里加一根可以旋紧旋松调节长度的导火索,发射前让炮手拧到具体几秒的位置再装填,发射后导火索烧够对应的时长炮弹就爆炸了。
只不过,之前压根儿没人想到用榴霰弹的装药和延时引信来打飞机,在1916年初防空炮都还比较原始,之前都追求直接命中飞机再爆炸。
所以这都只是一句话的点拨,捅破一层窗户纸,不存在技术难度,古斯塔夫自己就可以直接搞定。
结束仪式后,鲁路修和古斯塔夫回到接待的酒店,他也准备在这里再多住两天,顺便谈谈更多商业上的合作,和在东部占领区开新钢铁厂的事儿。
因为“巴里亚号”的入役仪式结束后,胡戈.冯.波尔上将的心愿也算了了,他月底就要正式退役,并且由希佩尔上将正式接任公海舰队司令。
到时候,还会有个希佩尔的就任典礼,希佩尔还会请一大堆关系好的客人观礼、饮宴,以鲁路修和对方的关系,当然要等接任典礼后再走了。
而且,听说连威廉皇帝也会赶来一趟威廉港,到时候亲自主持胡戈.冯.波尔上将的退役,算是抚慰老臣,同时也主持对希佩尔的任命。
1月29、30两天,鲁路修就在威廉港的大酒店里,跟古斯塔夫.克虏伯畅谈对东方开发的畅想。
“东方有比整个洛林铁矿更大一倍的超大铁矿,而且洛林铁矿才35%的含铁量,硫、磷杂质太多,克里沃罗格铁矿可是60%的含铁量,你也不用像炼洛林铁矿那样用优质焦煤了,随便什么煤炼出来的焦都可以用。只要有订单,你想扩产多大就能扩产多大。”
鲁路修也不跟对方客气,直接就把美好前景画了一遍。
古斯塔夫也知道克里沃罗格大铁矿的规模和质量,他只是担心帝国能不能一直占住东方,所以要确认一下占领政策。
“现在的关键,是军队能不能一直占住东方,那里太靠近前线了,铁矿还好,距离两国实控线至少还有300公里以上的纵深,但顿巴斯的煤矿,那可是紧挨着敌我控制线,只要露沙军队反推一两百公里,煤矿区东部就丢了。兵荒马乱的,我们没法去战区投资。”
对于古斯塔夫的主要担忧,鲁路修也都诚恳地第一时间解答: ↑返回顶部↑
鲁路修听到后来,也是暗暗心惊,暗忖这个海因里希、沃尔默不会是地球位面的mg34设计师吧?也怪自己前世的军迷程度不够深,只知道mg34是毛瑟的机枪,却没关心过到底具体是谁设计的。
但无论怎么看,对方描述的这个思路,显然都有mg34/42的影子,也是想着换枪管散热,也是用延迟闭锁加快研发,同时副作用就是提升射速但牺牲膛压和穿甲力。
要知道地球位面的mg34/42机枪,初速就只有750米左右,明显比更早的mg08重机枪的900米慢很多,也比布国的重机枪慢得多,只是跟后来的捷克式轻机枪或布朗式轻机枪差不多而已。
但mg34/42的恐怖射速,那是地球人众所周知的,这里面其实就是一个“初速换射速”的取舍。
此时此刻,设计师海因里希.沃尔默受提前3年问世的mp15冲锋枪影响,也受莱因哈特.贝克的影响,提前走上了这条路。
鲁路修想了想,坚持还要问最后一个问题,才肯做决定:“你刚才回答了很多指标,但你还没说穿甲能力呢,这才是最关键的。初速720米是可以接受的,但你得告诉我这等效于能穿甲多厚?”
海因里希.沃尔默并没有现成数据,他只能靠推算:“目前850米初速的版本,500米内穿甲厚度为18毫米均质钢,1000米时的穿甲厚度降低到12毫米。
如果初速降低到720米每秒,弹头强度是不变的,出膛动能会降低,按照物理计算,500米穿甲厚度会降低到14毫米,1000米穿甲厚度降低到10毫米。因为风阻的关系,越远动能存留的差异会越小。”
鲁路修想了想,“小威利”坦克和劳斯莱斯装甲车目前都才8毫米装甲,这个新枪是随便穿的。未来布国如果搞“大威利”或者说“马克1型”,哪怕强化了正面装甲,也还可以指望射侧面穿甲。
而且机枪在500米上射击坦克已经够用了,只要机枪阵地隐藏得好,不被敌人提前发现,500米再开火是完全做得到的。
至于未来,就让这款重机枪定位于专打装甲车,不打坦克就行了。
射速方面,海因里希.沃尔默的方案提升是很明显的,mg08用7.92的子弹也才450发射速,地球位面丑国的m2用12.7能做到450~500发射速。沃尔默却能用13.2做到600,这个技术路线显然是偏向mg34/42的方向的。
德系武器果然有德系的特色,不会一味抄袭地球位面丑国后来的m2。
……
梳理完20毫米机炮和13.2毫米机枪的后续研发指导工作后,这次战舰入役观礼也差不多结束了。
最后临走前,鲁路修只是又突然想到一个点子,提醒克虏伯的人别忘了给对空弹加一个可调延时引信,以确保炮弹在飞出一定距离后凌空自爆,别再追求炮弹直接命中飞机才炸。而且对空弹的装药也可以换成榴霰弹。
这些技术都是现有的,延时引信很容易做到。就是在炮弹里加一根可以旋紧旋松调节长度的导火索,发射前让炮手拧到具体几秒的位置再装填,发射后导火索烧够对应的时长炮弹就爆炸了。
只不过,之前压根儿没人想到用榴霰弹的装药和延时引信来打飞机,在1916年初防空炮都还比较原始,之前都追求直接命中飞机再爆炸。
所以这都只是一句话的点拨,捅破一层窗户纸,不存在技术难度,古斯塔夫自己就可以直接搞定。
结束仪式后,鲁路修和古斯塔夫回到接待的酒店,他也准备在这里再多住两天,顺便谈谈更多商业上的合作,和在东部占领区开新钢铁厂的事儿。
因为“巴里亚号”的入役仪式结束后,胡戈.冯.波尔上将的心愿也算了了,他月底就要正式退役,并且由希佩尔上将正式接任公海舰队司令。
到时候,还会有个希佩尔的就任典礼,希佩尔还会请一大堆关系好的客人观礼、饮宴,以鲁路修和对方的关系,当然要等接任典礼后再走了。
而且,听说连威廉皇帝也会赶来一趟威廉港,到时候亲自主持胡戈.冯.波尔上将的退役,算是抚慰老臣,同时也主持对希佩尔的任命。
1月29、30两天,鲁路修就在威廉港的大酒店里,跟古斯塔夫.克虏伯畅谈对东方开发的畅想。
“东方有比整个洛林铁矿更大一倍的超大铁矿,而且洛林铁矿才35%的含铁量,硫、磷杂质太多,克里沃罗格铁矿可是60%的含铁量,你也不用像炼洛林铁矿那样用优质焦煤了,随便什么煤炼出来的焦都可以用。只要有订单,你想扩产多大就能扩产多大。”
鲁路修也不跟对方客气,直接就把美好前景画了一遍。
古斯塔夫也知道克里沃罗格大铁矿的规模和质量,他只是担心帝国能不能一直占住东方,所以要确认一下占领政策。
“现在的关键,是军队能不能一直占住东方,那里太靠近前线了,铁矿还好,距离两国实控线至少还有300公里以上的纵深,但顿巴斯的煤矿,那可是紧挨着敌我控制线,只要露沙军队反推一两百公里,煤矿区东部就丢了。兵荒马乱的,我们没法去战区投资。”
对于古斯塔夫的主要担忧,鲁路修也都诚恳地第一时间解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