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我是为了民族,不是为了皇帝(4 / 5)
短短十分钟后,卡尔中将就坐着他的bmw轿车来到了车皮厂,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小跟班,也是鲁路修介绍的老熟人——以工兵少校营长身份退役转业的弗里茨.托特。
也就是后世负责了1934年德玛尼亚“四年建设计划”、规划建造高速公路网的那位弗里茨.托特。
这一世,他是因为在西线帮鲁鲁修长官抢修飞艇系泊基地和野战机场,入了鲁路修的法眼得到推荐。
故人见面,鲁路修很随意地和卡尔中将握了手,叙了叙旧:“到了国铁公司,有没有觉得不如前线痛快?”
卡尔中将也无所谓地笑了笑:“前线虽然痛快,日子也确实辛苦一点,我回后方四个月,都胖了快20斤了!倒是你小子,听说都要少将了?再下去岂不是得追平我了?”
鲁路修:“那怎么可能,再说军衔并不能代表多少事情,在后方,这可是大肥缺。听说您打算让国铁自建车皮厂?”
卡尔中将:“如果你们自己扩产够快的话,我也可以选择注资合股,只要收益,不要管理权。反正你们要确保供货量和质量。”
鲁路修:“那这样吧,既然你们不要决策权,谈一个方案好了,可以让国铁股占71%,我们家族股只占29%,但是一口气扩产到位,第一期先从目前的日产10节车皮,扩产到日产50节,争取半年内完成。后续再要扩产,我也可以追加注资,按比例注资就是了。”
卡尔中将算了算,如果只扩建到目前3点5倍的话,鲁路修这边倒是不用加钱了,但要扩建到5倍,哪怕考虑到现有企业的溢价,鲁路修多少也得象征性再补点投资。后续再扩产的话,就得严格国铁出7鲁路修出3,不能再打折扣了。
“你还有钱可以投?听说你还在东边搞炼钢厂,那块都没本钱了吧。”卡尔中将戏谑地问。
鲁路修:“我可以把敦刻尔克那家最早的三相电弧炉炼钢厂卖了,那家年产量还不到20万吨,当初只是一个技术验证性的工厂,也是看在那里沉船废钢太多,差不多有20万吨。一年下来,沉船都被我炼完快了,我准备将来如果继续搞冶金,也去东线另起炉灶,比利金和北法我不想涉足了,那儿的东西一卖,那部分钱投到和国铁的合作中来,应该差不多了。”
卡尔中将:“克虏伯也学了你的技术,拿了你的授权,自己建了电弧炉钢厂了吧?他们会买你的?”
鲁路修:“克虏伯不卖就卖给莱茵金属,莱茵金属在这块还是从零开始,毫无技术积累,我给他们一座现成的三相电弧炉厂,也算是让他们少走弯路,他们肯定会愿意出比克虏伯高得多的价的。”
卡尔中将愕然:“你不是跟克虏伯关系很好?怎么能卖电炉钢厂给他们的竞争对手莱茵金属?”
鲁路修:“战争时期,能够提升帝国工业实力的事情都值得做,再说现在他们也没有什么产能竞争。无论克虏伯还是莱茵金属,造出多少大炮,帝国都是有一门买一门。
至于战后,我觉得帝国的军工研发可以再统筹一下,让他们分工专注不同的品类好了,其他领域只是作为一个备胎技术备份。这样也减少重复建设。”
卡尔中将:“你没有这个权限。”
鲁路修耸耸肩:“说不定战争结束之前我就有了呢。”
卡尔中将这才像是有些不认识鲁路修了,好奇地看着他,半晌才接受这个现实:“好吧,你的升迁确实太惊人了,我信你。既然这样,我还有个意见,让你姐夫也辞职别从政了。
他那个比利金占领区经济专员的活儿没意思,我让他当合资后的车皮厂总裁,有了国铁的大股注入,再让令姐当总裁,上面说不过去的,她的学历履历资历都不行。”
鲁路修也知道这是实话,点头认了这个安排。
于是此后数日,鲁路修就跟卡尔中将还有弗里茨.托特梳理了一下帝国的后勤运输产业,卡尔中将遇到什么困难短板,鲁路修能利用后人智慧点拨一下的,他也都不吝提供咨询。
进一步投资扩建车皮厂的事儿,也基本敲定了下来。
国铁也确实不想再去费精力琢磨自己从头建新厂造车皮的事儿了,如今事情已经够多了。
国铁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好好新建一座造火车头的厂,否则火车皮产量扩产了数倍,车头产能却跟不上,车皮也只能趴窝在仓库里吃灰。
而造机车头的技术含量可比车皮难多了,这个领域鲁路修是没有能力涉足的,而且造机车头绝对不能用劣质材料。
少了这个差异化的竞争点之后,鲁路修就算强行进场也没有比较优势,那还不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又是一场涉及数亿马克的合作项目,就这么紧锣密鼓地敲定了。
有了鲁路修提供的大量额外车皮,至少让今年冬天德玛尼亚的煤炭运输没有再出现漏子,所有缺煤的后方城市都可以保证冬季供煤。
很多原本要挨冻的德玛尼亚人民,并不知道鲁路修这个幕后英雄,又帮他们防患于未然了,也算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返回顶部↑
也就是后世负责了1934年德玛尼亚“四年建设计划”、规划建造高速公路网的那位弗里茨.托特。
这一世,他是因为在西线帮鲁鲁修长官抢修飞艇系泊基地和野战机场,入了鲁路修的法眼得到推荐。
故人见面,鲁路修很随意地和卡尔中将握了手,叙了叙旧:“到了国铁公司,有没有觉得不如前线痛快?”
卡尔中将也无所谓地笑了笑:“前线虽然痛快,日子也确实辛苦一点,我回后方四个月,都胖了快20斤了!倒是你小子,听说都要少将了?再下去岂不是得追平我了?”
鲁路修:“那怎么可能,再说军衔并不能代表多少事情,在后方,这可是大肥缺。听说您打算让国铁自建车皮厂?”
卡尔中将:“如果你们自己扩产够快的话,我也可以选择注资合股,只要收益,不要管理权。反正你们要确保供货量和质量。”
鲁路修:“那这样吧,既然你们不要决策权,谈一个方案好了,可以让国铁股占71%,我们家族股只占29%,但是一口气扩产到位,第一期先从目前的日产10节车皮,扩产到日产50节,争取半年内完成。后续再要扩产,我也可以追加注资,按比例注资就是了。”
卡尔中将算了算,如果只扩建到目前3点5倍的话,鲁路修这边倒是不用加钱了,但要扩建到5倍,哪怕考虑到现有企业的溢价,鲁路修多少也得象征性再补点投资。后续再扩产的话,就得严格国铁出7鲁路修出3,不能再打折扣了。
“你还有钱可以投?听说你还在东边搞炼钢厂,那块都没本钱了吧。”卡尔中将戏谑地问。
鲁路修:“我可以把敦刻尔克那家最早的三相电弧炉炼钢厂卖了,那家年产量还不到20万吨,当初只是一个技术验证性的工厂,也是看在那里沉船废钢太多,差不多有20万吨。一年下来,沉船都被我炼完快了,我准备将来如果继续搞冶金,也去东线另起炉灶,比利金和北法我不想涉足了,那儿的东西一卖,那部分钱投到和国铁的合作中来,应该差不多了。”
卡尔中将:“克虏伯也学了你的技术,拿了你的授权,自己建了电弧炉钢厂了吧?他们会买你的?”
鲁路修:“克虏伯不卖就卖给莱茵金属,莱茵金属在这块还是从零开始,毫无技术积累,我给他们一座现成的三相电弧炉厂,也算是让他们少走弯路,他们肯定会愿意出比克虏伯高得多的价的。”
卡尔中将愕然:“你不是跟克虏伯关系很好?怎么能卖电炉钢厂给他们的竞争对手莱茵金属?”
鲁路修:“战争时期,能够提升帝国工业实力的事情都值得做,再说现在他们也没有什么产能竞争。无论克虏伯还是莱茵金属,造出多少大炮,帝国都是有一门买一门。
至于战后,我觉得帝国的军工研发可以再统筹一下,让他们分工专注不同的品类好了,其他领域只是作为一个备胎技术备份。这样也减少重复建设。”
卡尔中将:“你没有这个权限。”
鲁路修耸耸肩:“说不定战争结束之前我就有了呢。”
卡尔中将这才像是有些不认识鲁路修了,好奇地看着他,半晌才接受这个现实:“好吧,你的升迁确实太惊人了,我信你。既然这样,我还有个意见,让你姐夫也辞职别从政了。
他那个比利金占领区经济专员的活儿没意思,我让他当合资后的车皮厂总裁,有了国铁的大股注入,再让令姐当总裁,上面说不过去的,她的学历履历资历都不行。”
鲁路修也知道这是实话,点头认了这个安排。
于是此后数日,鲁路修就跟卡尔中将还有弗里茨.托特梳理了一下帝国的后勤运输产业,卡尔中将遇到什么困难短板,鲁路修能利用后人智慧点拨一下的,他也都不吝提供咨询。
进一步投资扩建车皮厂的事儿,也基本敲定了下来。
国铁也确实不想再去费精力琢磨自己从头建新厂造车皮的事儿了,如今事情已经够多了。
国铁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好好新建一座造火车头的厂,否则火车皮产量扩产了数倍,车头产能却跟不上,车皮也只能趴窝在仓库里吃灰。
而造机车头的技术含量可比车皮难多了,这个领域鲁路修是没有能力涉足的,而且造机车头绝对不能用劣质材料。
少了这个差异化的竞争点之后,鲁路修就算强行进场也没有比较优势,那还不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又是一场涉及数亿马克的合作项目,就这么紧锣密鼓地敲定了。
有了鲁路修提供的大量额外车皮,至少让今年冬天德玛尼亚的煤炭运输没有再出现漏子,所有缺煤的后方城市都可以保证冬季供煤。
很多原本要挨冻的德玛尼亚人民,并不知道鲁路修这个幕后英雄,又帮他们防患于未然了,也算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