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想要自己解救自己的波兰人(2 / 4)
还是北线的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不信这个邪,又硬撑了几天,到了2月3日也出现了坦克被冻结发动不了,只能靠纯步兵进攻。
不把士兵当人看的罗登道夫为了自己的功业,又强逼着部队一直进攻到2月6日,最后终于因为伤亡过大,部分军官反映士兵心声反馈得非常激烈,才制止了罗登道夫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暴行。
罗登道夫一开始很错愕,他想不通只是这种程度的逼迫士兵强行进攻、怎么就会让军队想要抗命。
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原来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没有见过坦克之前,部队都没有任何别的想法,觉得光靠步兵进攻是天经地义的。
原先的打仗套路,不就是大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再轰。
但现在,他们明明都看到坦克辅助步兵进攻的好处了,而且不是没有坦克可用,明明坦克就配给他们部队了,只是因为机械损坏较多需要等待维修,然后就是柴油机被冻了打不着、天气稍微好点就能再战,那为什么将军们还要这么不把人当人逼着大家立刻进攻?
波兰有什么非立刻拿到手的价值么?
士兵们不甘心,怨言也就多起来了。罗登道夫敏锐地嗅到军心异常,才不得不停手。
但经过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这番错误尝试,最终估算,至少白白多死了七八千名士兵、还造成了四万名左右的额外伤员。
这个所谓的额外损失,就是指“如果兴登伯格愿意等时机更好再进攻,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
南边的利奥波德元帅停手得更早,大约为这个强行的冬季攻势付出了额外四千人的战死、一万多伤员。
考虑到伤员里还有一部分最终会不治。严格来说,兴登伯格元帅和罗登道夫中将,应该为两万名德玛尼亚士兵的不必要死亡负责。当然在战争年代不可能每个决策都做到完美,肯定多多少少会有误判。
露沙人和布列颠尼亚人的很多将领,其决策误判都是造成几十万人死亡的,德玛尼亚这边一个错误决策额外多死两万人,已经算还行了。
关键还是看后续事情怎么解读、宣传,如果上面都想捂盖子,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的这点小问题,也不至于造成什么恶劣影响。
……
不过,如果仅仅以为、坦克被冻结无法在冬季最寒冷的时候进攻,就算是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那就大错特错了。
或许也是机缘凑巧,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的进攻迟缓,居然无意间促成了另外一件事情。
原来,就在过去这个冬天,波兰人已经受够了露沙人的统治。
自从德玛尼亚军在南部的基辅罗斯大平原上取得了史诗巨捷、彻底吞并了整个基辅罗斯地区后,今年冬天露沙人的粮食缺口已经非常夸张了。
圣彼得堡和莫丝科街头每天饿死的人加起来都上万了,广大荒野地区和小城市的饥寒死者还无法统计。
摩尔曼斯克港和摩尔曼斯克铁路沿线,每天倒毙的苦工也都在四位数或五位数,个别暴风雪天甚至有一天死十几万人的纪录。
如此缺口,露沙人对波兰产粮区的榨取自然是拉满到了极限。
波兰人不但连多余的粮食被征走,甚至连自己的口粮都征走了。要想活命,就必须加入露沙军队,帮露沙人拿枪打德玛尼亚人,甚至枪都没得拿发一根狼牙棒作为预备队。
敢于反抗收粮的,如果是大地主,还会被直接巧立名目扣个罪过,刺刀捅死、抄没粮食。
当德玛尼亚军逼近布列斯特时,布列斯特和华沙、罗兹等地,都有不少波兰人动了心思,打算响应德玛尼亚军。
“听说兴登伯格元帅之前向毕苏斯基许诺过,只要我们波兰人起来反抗露沙,战后打垮了露沙就让我们波兰人自己建国。现在听说德玛尼亚人都有坦克了,而且兴登伯格元帅的进攻势头很迅猛。
现在再不动手,我们可就捞不到自己赶走露沙人的功劳了,到时候还拿什么筹码去跟德玛尼亚人谈判自行建国?赶快动手吧!正好我们当中有好几万人被露沙人强征入伍了,我们可以说服那些人拿起武器就地兵变!”
这就是那群波兰贵族、资本家、被抢了粮食的大地主们在琢磨的事儿。
最后,这些人还真就在德玛尼亚人打过来之前,成功发动了一次兵变,还拉起华沙市民和罗兹市民一起反抗,两座城市先后发动。
但是很可惜,他们得到的消息晚了一点。 ↑返回顶部↑
不把士兵当人看的罗登道夫为了自己的功业,又强逼着部队一直进攻到2月6日,最后终于因为伤亡过大,部分军官反映士兵心声反馈得非常激烈,才制止了罗登道夫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暴行。
罗登道夫一开始很错愕,他想不通只是这种程度的逼迫士兵强行进攻、怎么就会让军队想要抗命。
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原来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没有见过坦克之前,部队都没有任何别的想法,觉得光靠步兵进攻是天经地义的。
原先的打仗套路,不就是大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再轰。
但现在,他们明明都看到坦克辅助步兵进攻的好处了,而且不是没有坦克可用,明明坦克就配给他们部队了,只是因为机械损坏较多需要等待维修,然后就是柴油机被冻了打不着、天气稍微好点就能再战,那为什么将军们还要这么不把人当人逼着大家立刻进攻?
波兰有什么非立刻拿到手的价值么?
士兵们不甘心,怨言也就多起来了。罗登道夫敏锐地嗅到军心异常,才不得不停手。
但经过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这番错误尝试,最终估算,至少白白多死了七八千名士兵、还造成了四万名左右的额外伤员。
这个所谓的额外损失,就是指“如果兴登伯格愿意等时机更好再进攻,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
南边的利奥波德元帅停手得更早,大约为这个强行的冬季攻势付出了额外四千人的战死、一万多伤员。
考虑到伤员里还有一部分最终会不治。严格来说,兴登伯格元帅和罗登道夫中将,应该为两万名德玛尼亚士兵的不必要死亡负责。当然在战争年代不可能每个决策都做到完美,肯定多多少少会有误判。
露沙人和布列颠尼亚人的很多将领,其决策误判都是造成几十万人死亡的,德玛尼亚这边一个错误决策额外多死两万人,已经算还行了。
关键还是看后续事情怎么解读、宣传,如果上面都想捂盖子,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的这点小问题,也不至于造成什么恶劣影响。
……
不过,如果仅仅以为、坦克被冻结无法在冬季最寒冷的时候进攻,就算是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那就大错特错了。
或许也是机缘凑巧,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的进攻迟缓,居然无意间促成了另外一件事情。
原来,就在过去这个冬天,波兰人已经受够了露沙人的统治。
自从德玛尼亚军在南部的基辅罗斯大平原上取得了史诗巨捷、彻底吞并了整个基辅罗斯地区后,今年冬天露沙人的粮食缺口已经非常夸张了。
圣彼得堡和莫丝科街头每天饿死的人加起来都上万了,广大荒野地区和小城市的饥寒死者还无法统计。
摩尔曼斯克港和摩尔曼斯克铁路沿线,每天倒毙的苦工也都在四位数或五位数,个别暴风雪天甚至有一天死十几万人的纪录。
如此缺口,露沙人对波兰产粮区的榨取自然是拉满到了极限。
波兰人不但连多余的粮食被征走,甚至连自己的口粮都征走了。要想活命,就必须加入露沙军队,帮露沙人拿枪打德玛尼亚人,甚至枪都没得拿发一根狼牙棒作为预备队。
敢于反抗收粮的,如果是大地主,还会被直接巧立名目扣个罪过,刺刀捅死、抄没粮食。
当德玛尼亚军逼近布列斯特时,布列斯特和华沙、罗兹等地,都有不少波兰人动了心思,打算响应德玛尼亚军。
“听说兴登伯格元帅之前向毕苏斯基许诺过,只要我们波兰人起来反抗露沙,战后打垮了露沙就让我们波兰人自己建国。现在听说德玛尼亚人都有坦克了,而且兴登伯格元帅的进攻势头很迅猛。
现在再不动手,我们可就捞不到自己赶走露沙人的功劳了,到时候还拿什么筹码去跟德玛尼亚人谈判自行建国?赶快动手吧!正好我们当中有好几万人被露沙人强征入伍了,我们可以说服那些人拿起武器就地兵变!”
这就是那群波兰贵族、资本家、被抢了粮食的大地主们在琢磨的事儿。
最后,这些人还真就在德玛尼亚人打过来之前,成功发动了一次兵变,还拉起华沙市民和罗兹市民一起反抗,两座城市先后发动。
但是很可惜,他们得到的消息晚了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