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4 / 4)
未待王直开口,胡灐抢先出列揖礼后,说道:
“臣以为太后所言无错,诸君乃国本,册立太子合乎礼法。”
可能是年纪过大的问题,胡灐回头看了看奉天殿外,缓了口气后接著说道:
“於尚书也是老成谋国之言,值此国朝动盪之际,確实需要长君以安天下军民之心。”
“故此,臣提议先立郕王为新君,而后再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孙太后坐在珠帘之后,冷汗不断从额头上渗出,本以为册立储君能堵住眾臣之口,没想到连宣宗皇帝指定的託孤之臣都不站她这边……
胡灐说完,朝著王直站的方向瞥了一眼。
王直会意上前开口:
“胡尚书所言,既合乎礼法大义,亦稳固朝局民心,臣复议,请太后三思!”
“臣复议!”
又一声音传来,孙太后抬眼望去发声之人乃是左都御史陈鎰。
左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正二品),总管风宪科道,外朝称为总宪,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
陈鎰作为都察院之首,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他,本不应在此时开口,但他从地方一步步升上来,嗅到朝局不稳,事关天下百姓,他不得不表態。
孙太后无奈嘆了一口气,心知朱祁鈺登基或许已是大势所趋,但她还想挣扎一番,毕竟还有几位尚书还未表態。
“大同府总兵刘安奉圣上口諭覲见!”
奉天殿外,鸿臚寺序班的传唱之声引得诸臣回头观望。
朱祁鈺坐在四方凳上拄著下巴暗道,还是小看了古代朝中大员的政治手段。 ↑返回顶部↑
“臣以为太后所言无错,诸君乃国本,册立太子合乎礼法。”
可能是年纪过大的问题,胡灐回头看了看奉天殿外,缓了口气后接著说道:
“於尚书也是老成谋国之言,值此国朝动盪之际,確实需要长君以安天下军民之心。”
“故此,臣提议先立郕王为新君,而后再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孙太后坐在珠帘之后,冷汗不断从额头上渗出,本以为册立储君能堵住眾臣之口,没想到连宣宗皇帝指定的託孤之臣都不站她这边……
胡灐说完,朝著王直站的方向瞥了一眼。
王直会意上前开口:
“胡尚书所言,既合乎礼法大义,亦稳固朝局民心,臣复议,请太后三思!”
“臣复议!”
又一声音传来,孙太后抬眼望去发声之人乃是左都御史陈鎰。
左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长官(正二品),总管风宪科道,外朝称为总宪,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
陈鎰作为都察院之首,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他,本不应在此时开口,但他从地方一步步升上来,嗅到朝局不稳,事关天下百姓,他不得不表態。
孙太后无奈嘆了一口气,心知朱祁鈺登基或许已是大势所趋,但她还想挣扎一番,毕竟还有几位尚书还未表態。
“大同府总兵刘安奉圣上口諭覲见!”
奉天殿外,鸿臚寺序班的传唱之声引得诸臣回头观望。
朱祁鈺坐在四方凳上拄著下巴暗道,还是小看了古代朝中大员的政治手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