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3 / 4)
“臣于谦,冒死进諫,请太后命郕王进位大宝,尊先皇为太上皇,以安天下军民之心!”
于谦所言,虽然有所委婉,但朱祁镇在宣府叫门一事,朝堂上下已是人尽皆知。
即便于谦没点明,但其表达之意,眾人也是明明白白。
孙太后顿时脸色一沉,凤眸中闪过一丝杀意,冷淡开口:
“於卿家之意,是指本宫所为是为了一己私慾,弃祖宗江山社稷於不顾吗?”
“还是指本宫违背祖训擅弄权术?”
“臣所言绝无此意……”
于谦目光平视,不卑不亢地回答。
“呵呵,绝无此意!”
“於卿家熟读圣贤经义,值此国难之际,不思忠君报国,却阻挠册立太子,难道不是为了拥立新君的从龙之功吗?”
“其他诸位卿家就如此看著於尚书霍乱朝纲吗?”
任谁也没有想到,孙太后会突然发难,掀开珠帘纱帐厉声大喝。
朱祁鈺不禁拍手为孙太后鼓掌,一开口就给于谦扣了两顶大帽子,这长袖善舞的手段展现的淋漓尽致,好一个分化拉拢打压,今日朝堂舞台之有趣超过了他的预料。
此时皇宫大內,巡逻值守的大汉將军和锦衣卫已经全数归他,默不作声地看戏不过是为了剔除那些忠诚不绝对之辈。
孙太后突然发难,群臣只能下跪请罪。
都指挥僉事孙继宗率先开口道:
“太后太后万勿动怒,臣认为此等时刻,册立太子,方能安天下民心。”
內阁首辅陈循也说道:
“臣以为,储君乃社稷之本,应当早立,太后有言,我等身为臣子,自当循旨册立太子,但主少则国疑,於尚书实为江山社稷所言,恳请太后切勿迁怒。”
两人的话,方才让孙太后的脸色好看一些。
孙继宗为其兄长,外戚自然站在自己这边。
陈循虽然知道胡濙于谦等人所图,但他身为內阁首辅深諳中庸之道,不管两边谁胜出,他都能稳坐中堂,自然不会轻易表態。
会昌伯孙忠,见自己长子开口,心中大骂其愚笨不堪,孙家作为外戚本就不应插手朝堂之事,况且之前还被言官弹劾家中放贷一事,此时表態不是落人外戚干政口舌吗?
不过孙太后也清楚,他们两人的意见,只有陈循有分量。
至於孙继宗,在其他大员眼中无非是靠著自己上位的跳樑小丑罢了。
殿中其他有分量之人,尚未开口。
“王尚书,卿执掌吏部,乃百官之首,你来说,本宫之言的可否属实?”
孙太后挑了一下眉,朝著东边列队官员之首的王直询问。
王直一时犯了难,他自己也是赞同拥立朱祁鈺登基的,昨日商议由礼部尚书胡灐带头提出,他们复议。
谁知孙太后一招立储君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他只比胡灐小三岁,早就有了致仕归隱之心,一番权衡后,选择明哲保身。 ↑返回顶部↑
于谦所言,虽然有所委婉,但朱祁镇在宣府叫门一事,朝堂上下已是人尽皆知。
即便于谦没点明,但其表达之意,眾人也是明明白白。
孙太后顿时脸色一沉,凤眸中闪过一丝杀意,冷淡开口:
“於卿家之意,是指本宫所为是为了一己私慾,弃祖宗江山社稷於不顾吗?”
“还是指本宫违背祖训擅弄权术?”
“臣所言绝无此意……”
于谦目光平视,不卑不亢地回答。
“呵呵,绝无此意!”
“於卿家熟读圣贤经义,值此国难之际,不思忠君报国,却阻挠册立太子,难道不是为了拥立新君的从龙之功吗?”
“其他诸位卿家就如此看著於尚书霍乱朝纲吗?”
任谁也没有想到,孙太后会突然发难,掀开珠帘纱帐厉声大喝。
朱祁鈺不禁拍手为孙太后鼓掌,一开口就给于谦扣了两顶大帽子,这长袖善舞的手段展现的淋漓尽致,好一个分化拉拢打压,今日朝堂舞台之有趣超过了他的预料。
此时皇宫大內,巡逻值守的大汉將军和锦衣卫已经全数归他,默不作声地看戏不过是为了剔除那些忠诚不绝对之辈。
孙太后突然发难,群臣只能下跪请罪。
都指挥僉事孙继宗率先开口道:
“太后太后万勿动怒,臣认为此等时刻,册立太子,方能安天下民心。”
內阁首辅陈循也说道:
“臣以为,储君乃社稷之本,应当早立,太后有言,我等身为臣子,自当循旨册立太子,但主少则国疑,於尚书实为江山社稷所言,恳请太后切勿迁怒。”
两人的话,方才让孙太后的脸色好看一些。
孙继宗为其兄长,外戚自然站在自己这边。
陈循虽然知道胡濙于谦等人所图,但他身为內阁首辅深諳中庸之道,不管两边谁胜出,他都能稳坐中堂,自然不会轻易表態。
会昌伯孙忠,见自己长子开口,心中大骂其愚笨不堪,孙家作为外戚本就不应插手朝堂之事,况且之前还被言官弹劾家中放贷一事,此时表態不是落人外戚干政口舌吗?
不过孙太后也清楚,他们两人的意见,只有陈循有分量。
至於孙继宗,在其他大员眼中无非是靠著自己上位的跳樑小丑罢了。
殿中其他有分量之人,尚未开口。
“王尚书,卿执掌吏部,乃百官之首,你来说,本宫之言的可否属实?”
孙太后挑了一下眉,朝著东边列队官员之首的王直询问。
王直一时犯了难,他自己也是赞同拥立朱祁鈺登基的,昨日商议由礼部尚书胡灐带头提出,他们复议。
谁知孙太后一招立储君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他只比胡灐小三岁,早就有了致仕归隱之心,一番权衡后,选择明哲保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