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海外汉人的血泪与新复社(2 / 3)
  林芳听到这话喜极而泣了,像他们这些海外的汉人,大明朝的官员极其厌恶他们,认为他们是麻烦的根源,对他们的歧视是赤裸裸的。西班牙人更是贪婪的注视他们的财富,动不动就屠杀他们的群体,他们一直就像一个无根之人。
他们一直也想得到大明朝的承认和帮助。只可惜明朝的,也对马尼拉没有任何兴趣。只有万历年间,不知道谁传出马尼拉有黄金,引起了万历皇帝的重视,想要派人去探查。
结果这反而引起了西班牙人的忌惮,屠杀他们2万多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了马尼拉,汉人的血流成了河。
大同社在北方崛起之后,尤其是他们帮助北方的海商出头训斥日本国,虽然还没出兵,但站在海商这一边,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事了。所以他们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跑到大同社这里来告状,想请大同社为他们主持公道,却没想到真成功了。
洪承畴亲自起身将他扶起:“林先生,快请起!此乃我辈份内之事!今日请你来,正是需要你们提供详实的情报。马尼拉的西班牙守军究竟有多少?战舰几何?城防布置如何?越详细越好!”
林芳用袖子胡乱擦了把脸,强忍激动,努力让思绪清晰起来:“回大人!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主要是士兵和官员、教士,大概不到万人,其中士兵总数接近三千人!原本只有两千多人,后来又从东宁岛的热兰遮城撤退下来一些残兵,西班牙本土也来了一些,增加了约五百人。”
“他们的战舰平时停在马尼拉港,约有十五艘。大部分是载重千石左右的盖伦帆船或轻型巡逻舰,但有五艘是真正的大家伙,是装备了数十门火炮的大型战列舰,火力很强!”
洪承畴一边听,一边快速记录。三千陆军,十五艘战舰,其中五艘主力舰。这份实力对于南洋一个小国来说已经是不可抵挡的力量,但在如今兵锋正盛的大同社面前,并不足为惧。
“城防呢?”洪承畴追问最关键的问题,“马尼拉的城堡是否坚固?”
提到城防,林芳脸上露出又是愤恨又是无奈的表情:“大人,西班牙人的城池修得并不大,他们根本不在意我们华人和其他土著住在城外是死是活。
他们的核心城堡——圣地亚哥堡,却修得极其坚固!是用巨大石砌成,城墙又厚又高。城堡是星棱状的,有几个突出的棱堡,火力可以交叉覆盖,几乎没有死角。外面还有护城河。里面还有一个更高的主堡,想要攻破极艰难!”
他越说越激动,索性向洪承畴要来纸笔,凭借记忆和多年观察,仔细地画出了马尼拉城堡的大致结构和布防要点。
洪承畴看着草图,了然的点点,这和西班牙人荷兰人的城堡是一个体系的,这些西洋人都不在意治下的百姓,把城池修的小而坚固,强攻必然付出代价。
但这样的堡垒也不是没有缺陷,就是能驻扎的人数太少,只要摧毁他们的火炮,而后不断用飞雷炮,开弹杀伤守城的士兵,要不了几日守军就会崩溃。
“情报非常有用,林先生,辛苦了。”洪承畴收好草图,郑重说道,“尔等暂且再忍耐数月。待我大军攻陷广州,彻底平定南方,整合水师之后,南洋海舰队主力便可挥师南下,直取马尼拉!必为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让西班牙人血债血偿!”
林芳再次热泪盈眶,躬身长揖不起:“多谢大人!多谢元首!我等海外汉人,漂泊无依,如同无根之浮萍,动辄被他人如猪狗般屠戮。昔日母国视我等为弃民,今日大同社竟愿为我等申冤出兵!此恩此德,我等永世不忘!大人,便是我等再生父母!”
洪承畴再次扶起他,诚恳道:“林先生言重了。保护每一位天朝子民,乃大同社之本分。要谢,就谢徐元首吧。”
“是是是!元首天恩!元首天恩!”林芳连连点头,激动得语无伦次,仿佛积压了数十年的屈辱、恐惧和期盼,终于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和希望的出口。他佝偻的腰背,似乎也挺直了几分。
大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金陵城,来富戏院。
自元首徐晨用两出新编戏曲敲打军中骄纵之气后,这两出戏——《蓝玉案》与《富宁卫恩仇录》便迅速风靡全城,成为了金陵百姓街头巷议的焦点。来富戏院也因此名声大噪,天天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在戏院二楼一个视野极佳的包间内,四位文士打扮的人正凭栏而坐,面前的茶几上放着清茶和几样江南细点。他们正是江南名士,金圣叹、高登,张溥,张采。
张采奇怪道:“太冲他们没有来吗?”
金圣叹轻轻呷了一口茶,目光仍流连于楼下舞台上正在收尾的《富宁卫恩仇录》道:“现在可是公民议会期间,两人身为元首的侍从,政务都忙不过来,哪里会像我等这么清闲。”
张采神情复杂道:“太冲他们算是能一展所长了。”
大同社攻占江南之后,没有意外的开始清洗江南士绅,只有像黄宗羲,任大任这样投靠了大同社的家族,命运才稍微好了一些,虽然家产和土地也没了,本人也好歹还在。
金圣叹却不知张采内心复杂,而是看着戏曲由衷赞叹道:“元首此举,真可谓‘春风化雨,雷霆寓于丝竹’。借这两出戏,既严厉敲打了那些渐生骄矜之气的功臣宿将,却又未直接处罚一人,保全了战友之间的体面与情谊,手段实在是高明至极。”
他尤其欣赏第二出戏:“尤其是这《富宁卫恩仇录》,将大明军户制度的积弊、军官的腐化、恩义的湮灭以及最终引发的血腥报复,展现得淋漓尽致,军中将士看了,能思其责任。这比语言劝说,其效力不知强出多少倍。”
高登此次是作为公民议会的记者重返金陵,顺道拜访老友。他闻言略带调侃地笑道:“元首对前明怕是积怨甚深。你看这些年大同社推出的新戏、新话剧,从皇帝到士绅,从阉党到清流,从文臣到武将几乎被元首骂遍了。”
但他随即话锋一转,神色变得认真:“然而,不得不承认,元首最厉害的本事,便是这驾驭舆论、引导人心之术。历代明君,有洪武、永乐那般狠辣手段的,未必有这份引导教化的耐心与智慧;有弘治那般仁厚之心的,却又缺乏这等雷厉风行、掌控全局的铁腕。元首却是二者得兼。”
张溥这段时间被徐晨特意请去给那些立功的将领们上课,讲授历朝历代功臣的下场,因此接触了不少大同社的功臣。 ↑返回顶部↑
			
			
			
			
			
		他们一直也想得到大明朝的承认和帮助。只可惜明朝的,也对马尼拉没有任何兴趣。只有万历年间,不知道谁传出马尼拉有黄金,引起了万历皇帝的重视,想要派人去探查。
结果这反而引起了西班牙人的忌惮,屠杀他们2万多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了马尼拉,汉人的血流成了河。
大同社在北方崛起之后,尤其是他们帮助北方的海商出头训斥日本国,虽然还没出兵,但站在海商这一边,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事了。所以他们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跑到大同社这里来告状,想请大同社为他们主持公道,却没想到真成功了。
洪承畴亲自起身将他扶起:“林先生,快请起!此乃我辈份内之事!今日请你来,正是需要你们提供详实的情报。马尼拉的西班牙守军究竟有多少?战舰几何?城防布置如何?越详细越好!”
林芳用袖子胡乱擦了把脸,强忍激动,努力让思绪清晰起来:“回大人!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主要是士兵和官员、教士,大概不到万人,其中士兵总数接近三千人!原本只有两千多人,后来又从东宁岛的热兰遮城撤退下来一些残兵,西班牙本土也来了一些,增加了约五百人。”
“他们的战舰平时停在马尼拉港,约有十五艘。大部分是载重千石左右的盖伦帆船或轻型巡逻舰,但有五艘是真正的大家伙,是装备了数十门火炮的大型战列舰,火力很强!”
洪承畴一边听,一边快速记录。三千陆军,十五艘战舰,其中五艘主力舰。这份实力对于南洋一个小国来说已经是不可抵挡的力量,但在如今兵锋正盛的大同社面前,并不足为惧。
“城防呢?”洪承畴追问最关键的问题,“马尼拉的城堡是否坚固?”
提到城防,林芳脸上露出又是愤恨又是无奈的表情:“大人,西班牙人的城池修得并不大,他们根本不在意我们华人和其他土著住在城外是死是活。
他们的核心城堡——圣地亚哥堡,却修得极其坚固!是用巨大石砌成,城墙又厚又高。城堡是星棱状的,有几个突出的棱堡,火力可以交叉覆盖,几乎没有死角。外面还有护城河。里面还有一个更高的主堡,想要攻破极艰难!”
他越说越激动,索性向洪承畴要来纸笔,凭借记忆和多年观察,仔细地画出了马尼拉城堡的大致结构和布防要点。
洪承畴看着草图,了然的点点,这和西班牙人荷兰人的城堡是一个体系的,这些西洋人都不在意治下的百姓,把城池修的小而坚固,强攻必然付出代价。
但这样的堡垒也不是没有缺陷,就是能驻扎的人数太少,只要摧毁他们的火炮,而后不断用飞雷炮,开弹杀伤守城的士兵,要不了几日守军就会崩溃。
“情报非常有用,林先生,辛苦了。”洪承畴收好草图,郑重说道,“尔等暂且再忍耐数月。待我大军攻陷广州,彻底平定南方,整合水师之后,南洋海舰队主力便可挥师南下,直取马尼拉!必为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让西班牙人血债血偿!”
林芳再次热泪盈眶,躬身长揖不起:“多谢大人!多谢元首!我等海外汉人,漂泊无依,如同无根之浮萍,动辄被他人如猪狗般屠戮。昔日母国视我等为弃民,今日大同社竟愿为我等申冤出兵!此恩此德,我等永世不忘!大人,便是我等再生父母!”
洪承畴再次扶起他,诚恳道:“林先生言重了。保护每一位天朝子民,乃大同社之本分。要谢,就谢徐元首吧。”
“是是是!元首天恩!元首天恩!”林芳连连点头,激动得语无伦次,仿佛积压了数十年的屈辱、恐惧和期盼,终于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和希望的出口。他佝偻的腰背,似乎也挺直了几分。
大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金陵城,来富戏院。
自元首徐晨用两出新编戏曲敲打军中骄纵之气后,这两出戏——《蓝玉案》与《富宁卫恩仇录》便迅速风靡全城,成为了金陵百姓街头巷议的焦点。来富戏院也因此名声大噪,天天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在戏院二楼一个视野极佳的包间内,四位文士打扮的人正凭栏而坐,面前的茶几上放着清茶和几样江南细点。他们正是江南名士,金圣叹、高登,张溥,张采。
张采奇怪道:“太冲他们没有来吗?”
金圣叹轻轻呷了一口茶,目光仍流连于楼下舞台上正在收尾的《富宁卫恩仇录》道:“现在可是公民议会期间,两人身为元首的侍从,政务都忙不过来,哪里会像我等这么清闲。”
张采神情复杂道:“太冲他们算是能一展所长了。”
大同社攻占江南之后,没有意外的开始清洗江南士绅,只有像黄宗羲,任大任这样投靠了大同社的家族,命运才稍微好了一些,虽然家产和土地也没了,本人也好歹还在。
金圣叹却不知张采内心复杂,而是看着戏曲由衷赞叹道:“元首此举,真可谓‘春风化雨,雷霆寓于丝竹’。借这两出戏,既严厉敲打了那些渐生骄矜之气的功臣宿将,却又未直接处罚一人,保全了战友之间的体面与情谊,手段实在是高明至极。”
他尤其欣赏第二出戏:“尤其是这《富宁卫恩仇录》,将大明军户制度的积弊、军官的腐化、恩义的湮灭以及最终引发的血腥报复,展现得淋漓尽致,军中将士看了,能思其责任。这比语言劝说,其效力不知强出多少倍。”
高登此次是作为公民议会的记者重返金陵,顺道拜访老友。他闻言略带调侃地笑道:“元首对前明怕是积怨甚深。你看这些年大同社推出的新戏、新话剧,从皇帝到士绅,从阉党到清流,从文臣到武将几乎被元首骂遍了。”
但他随即话锋一转,神色变得认真:“然而,不得不承认,元首最厉害的本事,便是这驾驭舆论、引导人心之术。历代明君,有洪武、永乐那般狠辣手段的,未必有这份引导教化的耐心与智慧;有弘治那般仁厚之心的,却又缺乏这等雷厉风行、掌控全局的铁腕。元首却是二者得兼。”
张溥这段时间被徐晨特意请去给那些立功的将领们上课,讲授历朝历代功臣的下场,因此接触了不少大同社的功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