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赶上红利期(6000字)(3 / 7)
陈光明终於是大大鬆了口气,
掌到批文的当天,沉寂的江湾就开始了改造。
陈光明几乎是同步就调集了早已整装待发的人力和物资,首先是平整高滩地,构建堆场基础。
隨后是滩涂区域的打桩作业,构建未来的栈桥和装卸平台基座,按照陈光明的草图,有条不紊的建设著。
与此同时,陈光明安排余平负责渡船事宜他们没有时间新造,直接去老码头附近的船厂购买了几艘旧驳船,简单改造加固,並招募了有经验的躺公,组成了最初的船队班底。
他们这里是在海边江边。
想要买船比起买拖拉机要容易的多。
当然,这些二手船只是过渡,陈光明已经以合作社的名义去下单建新船了,大半年后就能开回来。
仅仅一个多月时间,一座简易但功能齐备的私人货运码头雏形便立在龙港新城的江湾外侧。
这座码头被称之为光明码头。
码头建好后,大批从平阳县城乃至更远地方採购来的商品、建供销点所需的建材、生活物资,
开始源源不断地从新渡口轻鬆卸船,直接堆放在开阔的堆场。
再通过那条快速修建的简易路运往合作社仓库或正在建设的龙港供销点。
成捆成捆的塑编袋、光明小百货的商品,不再受老码头运力不足、排队时间长、管理混乱、盘剥严重的困扰。
看著船只在新渡口有序地靠泊装卸,巨大的堆场上物料如山,陈光明站在简易的指挥台上,眺望著龙港新城模糊但不断扩张的轮廓,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有了这个码头,他对即將铺开的龙港供销点布局,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就该是把光明小百货的招牌,插进那片农民城的土地,开始布置进入到新城的建设之中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
龙港新城的建设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著。
“成了!”
余安过来匯报。
“第三船了,工地管材料的刘组长刚选下话,只要袋子跟样品质量一样,有多少要多少!”
陈光明嘴角微扬。
这正是他等待的契机。
塑编袋不仅是敲门砖,更是撬动新城资源的槓桿。
他立刻安排余安,“立刻送两千条袋子去指挥部,就说是合作社支援新城建设的心意,一分钱不收。”
这些袋子每条都印上了光明合作社的红字,只要对方接受了,他的目的就达成了。
敲门砖的效果却比预想的还要好。
工地指挥部的棚屋里瀰漫著石灰、汗水和劣质菸草混合的气味。
管材料的刘组长捏著一条光亮挺括、印著光明合作社红字的塑编袋,翻来覆去地看,又用力扯了扯袋口和提手。 ↑返回顶部↑
掌到批文的当天,沉寂的江湾就开始了改造。
陈光明几乎是同步就调集了早已整装待发的人力和物资,首先是平整高滩地,构建堆场基础。
隨后是滩涂区域的打桩作业,构建未来的栈桥和装卸平台基座,按照陈光明的草图,有条不紊的建设著。
与此同时,陈光明安排余平负责渡船事宜他们没有时间新造,直接去老码头附近的船厂购买了几艘旧驳船,简单改造加固,並招募了有经验的躺公,组成了最初的船队班底。
他们这里是在海边江边。
想要买船比起买拖拉机要容易的多。
当然,这些二手船只是过渡,陈光明已经以合作社的名义去下单建新船了,大半年后就能开回来。
仅仅一个多月时间,一座简易但功能齐备的私人货运码头雏形便立在龙港新城的江湾外侧。
这座码头被称之为光明码头。
码头建好后,大批从平阳县城乃至更远地方採购来的商品、建供销点所需的建材、生活物资,
开始源源不断地从新渡口轻鬆卸船,直接堆放在开阔的堆场。
再通过那条快速修建的简易路运往合作社仓库或正在建设的龙港供销点。
成捆成捆的塑编袋、光明小百货的商品,不再受老码头运力不足、排队时间长、管理混乱、盘剥严重的困扰。
看著船只在新渡口有序地靠泊装卸,巨大的堆场上物料如山,陈光明站在简易的指挥台上,眺望著龙港新城模糊但不断扩张的轮廓,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有了这个码头,他对即將铺开的龙港供销点布局,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就该是把光明小百货的招牌,插进那片农民城的土地,开始布置进入到新城的建设之中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
龙港新城的建设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著。
“成了!”
余安过来匯报。
“第三船了,工地管材料的刘组长刚选下话,只要袋子跟样品质量一样,有多少要多少!”
陈光明嘴角微扬。
这正是他等待的契机。
塑编袋不仅是敲门砖,更是撬动新城资源的槓桿。
他立刻安排余安,“立刻送两千条袋子去指挥部,就说是合作社支援新城建设的心意,一分钱不收。”
这些袋子每条都印上了光明合作社的红字,只要对方接受了,他的目的就达成了。
敲门砖的效果却比预想的还要好。
工地指挥部的棚屋里瀰漫著石灰、汗水和劣质菸草混合的气味。
管材料的刘组长捏著一条光亮挺括、印著光明合作社红字的塑编袋,翻来覆去地看,又用力扯了扯袋口和提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