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巡视各供销点(6000字)(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光明没有急於插手具体事务,他站在场院外围,冷静地观察著。
  大姨父则在指挥工人加固货棚、平整地坪上的坑洼,並用石灰水在场地上画出明確的通道和货物分区標识。
  几天观察之后,他才开始插手。
  大姨父带人用粗大的毛竹和废旧帆布,在货棚內隔出了清晰的原料区,按照商品的不同进行分类。
  每区都有专人负责点数、登记进出库,严格执行凭单发货。
  堆码方式也进行了优化,整齐划一,易於清点和运输。
  陈光明亲自坐镇光明码头。
  他根据供销点每日的销售数据和次日预计需求,逆向推算出作坊的日產量要求,再精確规划船队航次。
  驳船队长由经验丰富的老把式担任,確保按时按量运送原料和成品。
  同时,码头设立了小型中转仓库,作为缓衝,应对供销点突发的大量需求或船期延误。
  大姨父迅速在龙港本地招募了七八个踏实肯干、略通算术的年轻人,补充到销售和仓储队伍中。
  老带新,边干边学。
  陈光明明確指示,要儘快培养几个能独当一面的仓管和出纳,给余安减压,让他能腾出精力拓展新业务。
  同时,建立了简单的轮岗和交接班制度,確保供销点从早到晚都能开门营业,
  在陈光明的授意下,大姨父和余安共同设计印製了带有流水號的三联式提货单。
  上面清晰標明了日期、提货单位、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经手人签字等信息。
  一联给客户作凭证,一联供销点留存记帐,一联送作坊作出货凭证,用於日后核算。
  这大大减少了错漏。
  对需求量特別巨大,且信誉好或由合作社成员介绍的建筑队或大买家,余安试探性地给予了少量赊帐额度和更优惠的批量价。
  同时,他开始有意识地登记这些客户的名称和负责人信息,建立最初的客户档案。
  这种策略能够极大地稳定住核心客户群,也促进了口碑。
  步入正轨的过程並非一而就,问题依然存在。
  一次大雨导致油毡棚漏雨,少量袋子受潮。
  一次帐目临时短缺了几块钱急得余安满头大汗。
  一条驳船因江雾延误导致供销点半天断货引发客户抱怨。
  但每一次问题,都促使管理更加精细化,团队的应变能力越来越强。
  隨著操作日益熟练,供销点的运行越来越流畅。
  嘈杂依旧,但嘈杂中已有了稳定运转的节奏声。
  日销售额如陈光明预期般稳健增长。
  新招的本地员工很快融入,他们熟悉环境、懂得沟通技巧,成为维繫本地客户的重要纽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