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江南士林现状(2 / 5)
加上西南局奉旨拿到了川盐,还得特旨可顺江外销到湖北部分地区以及湖南各州县,西南局的腰包一下子就鼓了。
手里有了钱粮,朱燮元、傅宗龙就有了底气,加上皇上又不催他们,更加沉得住气。
分得一大批黄圃军校毕业的军官和士官,学著新军的例子,开始编练川黔都司的新军。
以山林作战为主,时常派出以队和旗为单位的小股官兵,深入叛区,学习东江镇实践过、黄圃军校总结的游击战和特种战..
一面是粮草逐绝,另一面是官兵小规模的不断侵袭,奢安两贼能撑到这个时候,真的很不容易了。
朱由校回顾了一下平叛的情况,口述封赏。
“.朱燮元封永寧一等伯,荫一子,改迁四川制置使,领四川制置局。
其余四川布政使、按察使、兵马使加制置副使,其余承宣使、布政司参政加制置僉事,一併归於四川制置局节制,统筹商定四川军政事宜。
傅宗龙封黔阳三等伯,荫一子,迁西南局制置使。
西南局制置使移驻昆明,任务为统筹制置云南贵州改土归流事宜,同时筹划对蒲甘洞乌酋首莽氏的攻略。
侯朝柱封镇远二等伯,荫一子,迁西南局制置副使。川黔都司改为云贵都司,一併移驻昆明。侯朝柱继任都指挥使..
传旨给朱燮元和傅宗龙,传达朕的战略调整。“
刘若愚又带著三位內侍紧张地笔录。
“朱燮元所领的四川制置局,主要任务是安抚四川,推进新政,同时对西部的松潘、天全六番、黎州和四川行都司进行改土归流。
傅宗龙所领西南制置局,主要任务是恢復贵州生计,发展云南和贵州经济,
推进两地改土归流,加强边司建设,应对洞乌的侵袭..
为了儘快恢復贵州民生民计,全省免赋税三年,此前播州宣慰司旧地,由四川划拨给贵州布政司。
同时湖广分湖北湖南两布政司,湖南全力建设西部各州县,疏通与贵州的陆路交通,让贵州多一条与外界联繫的通路...“
朱由校很清楚,要想富多修路。
多修路其实就是畅通与外界联繫,降低物產转运成本。让贵州的矿產、山货、木材能够运出去,外省的粮食、布和盐巴也能顺利地转运进来。
现在的贵州,不要说多修路,能把与四川和湖南相通的水陆通道搞畅通就不错了。
大明宽河大捷,斩首建奴上万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
浙江湖州乌程县温府,今日又是高朋满座。
闻讯从两浙和南直隶赶来的是縉绅士儒们,都要把温府堵爆了。
只有中过进士、做过四品官的,才有资格走进府门;中过举人的或者做过七品官的,温府门房才会斜著眼睛,勉为其难地收下你的名帖。
只是秀才童生?
滚!
穷措大,也敢在新任內阁首辅府门前游荡,小心捉了你们,送到县衙,一张名帖就能叫你们吃上几十板子!
温府厅里,坐著几位当地名士。
坐在西席首位的是前元辅朱国楨。 ↑返回顶部↑
手里有了钱粮,朱燮元、傅宗龙就有了底气,加上皇上又不催他们,更加沉得住气。
分得一大批黄圃军校毕业的军官和士官,学著新军的例子,开始编练川黔都司的新军。
以山林作战为主,时常派出以队和旗为单位的小股官兵,深入叛区,学习东江镇实践过、黄圃军校总结的游击战和特种战..
一面是粮草逐绝,另一面是官兵小规模的不断侵袭,奢安两贼能撑到这个时候,真的很不容易了。
朱由校回顾了一下平叛的情况,口述封赏。
“.朱燮元封永寧一等伯,荫一子,改迁四川制置使,领四川制置局。
其余四川布政使、按察使、兵马使加制置副使,其余承宣使、布政司参政加制置僉事,一併归於四川制置局节制,统筹商定四川军政事宜。
傅宗龙封黔阳三等伯,荫一子,迁西南局制置使。
西南局制置使移驻昆明,任务为统筹制置云南贵州改土归流事宜,同时筹划对蒲甘洞乌酋首莽氏的攻略。
侯朝柱封镇远二等伯,荫一子,迁西南局制置副使。川黔都司改为云贵都司,一併移驻昆明。侯朝柱继任都指挥使..
传旨给朱燮元和傅宗龙,传达朕的战略调整。“
刘若愚又带著三位內侍紧张地笔录。
“朱燮元所领的四川制置局,主要任务是安抚四川,推进新政,同时对西部的松潘、天全六番、黎州和四川行都司进行改土归流。
傅宗龙所领西南制置局,主要任务是恢復贵州生计,发展云南和贵州经济,
推进两地改土归流,加强边司建设,应对洞乌的侵袭..
为了儘快恢復贵州民生民计,全省免赋税三年,此前播州宣慰司旧地,由四川划拨给贵州布政司。
同时湖广分湖北湖南两布政司,湖南全力建设西部各州县,疏通与贵州的陆路交通,让贵州多一条与外界联繫的通路...“
朱由校很清楚,要想富多修路。
多修路其实就是畅通与外界联繫,降低物產转运成本。让贵州的矿產、山货、木材能够运出去,外省的粮食、布和盐巴也能顺利地转运进来。
现在的贵州,不要说多修路,能把与四川和湖南相通的水陆通道搞畅通就不错了。
大明宽河大捷,斩首建奴上万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
浙江湖州乌程县温府,今日又是高朋满座。
闻讯从两浙和南直隶赶来的是縉绅士儒们,都要把温府堵爆了。
只有中过进士、做过四品官的,才有资格走进府门;中过举人的或者做过七品官的,温府门房才会斜著眼睛,勉为其难地收下你的名帖。
只是秀才童生?
滚!
穷措大,也敢在新任內阁首辅府门前游荡,小心捉了你们,送到县衙,一张名帖就能叫你们吃上几十板子!
温府厅里,坐著几位当地名士。
坐在西席首位的是前元辅朱国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