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形式急转桐城下(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指挥使。”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边响起。赵普胜不用回头,也知道是他的心腹何大。趁着队伍散开各自执行命令的间隙,何大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
  “那余鞑子太歹毒了!秋收时就派骑兵来烧咱们地里的庄稼,现在攻城,还拼命散布谣言!城中人心惶惶,再这样下去……怕是守不了多久了。指挥使,咱们得早点想条出路啊。”
  何大指的是攻城前,余阙便命元军喊话劝降,声称彭、项联军在杭州遭受惨败,彭祖师已经战死沙场,而留守池州的“大师兄”李普胜也兵败投江自尽了。
  他们声称徐宋大势已去,劝桐城守军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赶紧开城投降。
  赵普胜根本不信余阙的这套鬼话。
  师父多少次绝境都闯过来了,怎么可能轻易战死?大师兄李普胜性子刚烈,就算兵马打光了,也是战到最后一人,绝不可能选择投江自尽这种窝囊的死法。
  但他自己不信,却无法阻止谣言在军中蔓延。
  这跟将士们对白莲教的信仰是否坚定关系不大,而是现实的困境压得人喘不过气。
  他们困守在孤城已经几个月,完全不知道外界的消息,甚至不知道彭祖师和项普略曾经一度打到了繁华的杭州城下。
  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每日面对死亡和饥饿的威胁,将士们能坚持到现在,没有立刻溃散,本身就已经是信仰极其坚定的表现了。
  此刻,谣言便像毒药,渗透进已经脆弱的心理防线。
  “嗯。”
  赵普胜沉重地应了一声,脸色凝重地转头,目光越过城下狼藉的战场,投向东北面的庐江方向,那片被红旗营控制的区域。眼神复杂,充满了挣扎和不甘,但最终化为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
  “你今晚……就带几个可靠的兄弟,缒城出去。想办法去庐江,找到红旗营的人。”
  他顿了顿,下定了决心,声音干涩地道:
  “若是……若是那石元帅愿意出兵救援桐城,解此围城之困……我赵普胜愿意在解围之后,只身前往濠州为质!只要他能保住我手下这几千弟兄的性命,给你们一条活路就行!”
  由于消息隔绝,赵普胜甚至不知道石山早已全取庐州路,并已经移镇合肥了。
  “指挥使!不可!”
  何大震惊失色,急声道:
  “您若去了,岂不是……”
  赵普胜抬手打断了他,脸上露出一抹苦涩却决绝的笑容,道:
  “我不可能背叛师父,投效他人。但石山乃当世枭雄,想让他出兵救桐城,总得付出点像样的本钱。现在这桐城里,除了我这条命,还能有什么东西能入石元帅的眼?”
  “哎!”
  何大长叹一声,知道赵普胜说的是事实,也是目前唯一可能换取生机的方法。他重重一跺脚,道:
  “末将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定要设法见到石元帅,说服他出兵!”
  何大等人当晚就借着夜色的掩护,用绳索缒下了城墙。
  夜色浓重,寒风刺骨,他们不敢点火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速度很慢。直到彻底脱离了元军游骑探查的范围,几人才找了个背风的草窝子,蜷缩着休息,恢复体力。
  天刚蒙蒙亮,几人便全力向东北方向赶路,才赶到庐江县边界,便被红旗营守燧将士发现。
  “俺们是……是大宋使者!有紧要军情,要见你们的长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