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星辰mini迎来首黑!(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联合开发的模式,有点罕见。
  拿目前来说,汽车公司找手机公司定制系统,都是“系统ip赋能”的方式。
  什么叫“赋能”,说白了就是借用手机公司的名头。
  举个栗子:
  某些国产车配置高,但车机智能化不行,相当于一个四肢粗大头脑简单的肌肉男。
  把手机厂商的软件团队,弄过来联合开发一款车机系统,给这具四肢发达的躯体,安上了一个“超级大脑”。
  然后就可以向市场宣布了,从今天起我不光有高配置,还有手机公司团队移植过来的“超级智慧”!
  同时,再把手机系统的生态和语音系统都移植过来。
  这么一来,又能一部分的手机用户产生了生态重迭,那么使用族手机flyme系统的用户,天然就能和这一类的车机无缝对接。
  给这部分群体,打了一个宣传广告。
  当然。
  如果要移植系统生态,那么手机公司后续的长期利润分成,也是少不了的。
  这在族看来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
  业界的其他公司,照样是这么做的。
  包括千度公司与奇瑞的合作,某些新势力与阿里的合作。
  毕竟开发完第一版车机系统,并不意味着结束。
  后续的大量更新,大多都交给手机团队来负责,说白了还是一种外包的形式,汽车厂商本身在这方面并不擅长。
  ……
  而星辰汽车这边,表现得很干脆。
  只要定制化纯净linux内核,加上优化+驱动车机ui界面的独立系统,既不要生态,也不要后续的更新和开发。
  合着请咱来当力工的??
  但是。
  看着合同上一次性支付的450万报价,他又张不开嘴了。
  短短两三个月的开发周期,他们仅需要出动十人的核心开发团队。
  嗯……这个溢价一次性支付完。
  当力工也没什么不好。
  起码总公司那边,是答应得很爽快。
  在品牌生态植入这一块,甚至没过多争取一下。
  如果是大车企,或许还能给后续生态收入带来一些增幅,但这种初创车企还是新能源赛道,后续开发的新车能不能走得上量还两说。
  万一出现什么大范围的暴雷,岂不是还给他们品牌抹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