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这是威尼斯还是农村大集(求追读)(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电影成交,推动电影產业的商业发展。
  威尼斯电影节同样有类似的地方,只不过方冬升不必刻意去找片商。
  因为有的片商已经往他住的酒店里塞了各式各样的小卡片。
  有逼格一点的片商或者发行商则是通过酒店或者电话直接联繫方冬升。
  咖啡馆,方冬升正在和一个白人男子相对而坐。
  卢卡斯是独立电影发行公司celluloid dreams的工作人员,他笑著道:
  “方,祝贺你的短片获奖,说真的,我真的是爱惨了它。”
  “也提前祝贺你卢卡斯先生,因为它將从你的手中获得跟全球各地观眾见面的机会。”
  “哈哈哈,你真是幽默,那么咱们就正式进入主题吧。
  我想你肯定对celluloid dreams有过足够的了解,否则也不会在眾多的发行商中选择我们。”
  威尼斯每个获得大奖的电影都在这段时间成为片商们和发行公司追逐的香餑餑。
  所以说,获奖只是开胃前菜和拥有上牌桌的资格,真正的重头戏还在这里。
  “当然,我非常看好贵公司的实力。”
  hengameh panahi於 1985年在比利时创立。
  1993年迁至巴黎並更名为 celluloid dreams。
  它在90年代成为连接欧洲艺术电影与亚洲独立电影的桥樑,前后代理过许多作品:
  例如北野武《那年夏天,寧静的海》、贾科长《世界》等。
  这是一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电影节—电视—录像带”三级发行网络。
  可靠、多金!
  “呵呵,我们也非常看好你和你的作品,所以,你打算卖多少钱?”
  谁说法国人浪漫的?上一秒还在商业互吹,下一秒就开始谈钱了。
  好在方冬升也是这性子,伸出手比了个数字,道:
  “14万美金。”
  “哦,这个价格可不便宜。”
  方冬升笑了笑,从文件夹中抽出三张表格,用红笔圈出关键数据,推到对方面前:
  “我们先看行业基准——这是近三年威尼斯最佳短片在全球市场的表现……
  而且《车四十四》是包含放映、电视、录像带的打包价。”
  获奖之后的这段时间,方冬升也在不断跟各个片商斡旋,想到一些数据还是非常简单的。
  有调研才有发言权,既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在漫天要价。
  也让对方觉得自己不是一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