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货柜码头的布局(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父亲就透露过,这一波是有周期的,所以他才会如此问。
  陈光良毫不犹豫的说道:“自然是不供股,择机在低价增持。相当于高买低卖,只不过我们没有直接高卖而已。”
  “好的”
  这一波,估计能筹集4亿港币,已经不低了。毕竟前世合和、新鸿基、新世界、恒隆才募集1个亿,已经是上市公司募集大资金的几家地产企业。
  募集的资金,正好等到1974~1975年抄底。
  第二天,陈光良又参加了环球集团的会议。
  环球集团下属两大子公司,分别是环球航运、环球贸易。
  至于香港航空,则已经属于孙公司,隶属环球航运旗下。还有香港国际货柜码头(4号码头),也属于孙公司。
  不过环球集团其实名义上属于一家‘控股企业’,所以孙公司实际上又是子公司类型,规模比较庞大。
  会议上,十几个核心高层齐聚一堂,但陈氏家族就占四个。
  陈文铭在叔叔陈光聪的支持下,开始汇报起航运工作:
  “截止去年底,我们订造的货船已经全部下水,并签下长期合约。目前,我们为55艘vcll的50艘签署了五年期合约,另外五艘则属于短期运输合同.非vcll油船,都是中短期合约接下来,我们除了增加货柜船外,并未造油船和三幢货船的想法.”
  “我们的多家贷款银行,都给予我们很快的评价,债务正在逐步偿还。”
  “对了,我和日本山口汽轮接触过,他们有意出售2号货柜码头。”
  香港货柜码头是在陈光良的推动下,六十年代初期便已经立项,1962年正式运营。
  所以对于货柜码头的发展,环球航运自然占尽先机,1号货柜码头占股20%,4号货柜码头为1968年投标中得。
  陈光良当即说道:“和山口汽轮谈,争取将2号货柜码头买下来。”
  “好”
  接下来,轮到环球贸易的总经理方润章汇报:
  “目前,环球贸易设有米业部、粮油杂货部、食品部、化妆品部、味精调料部、建材部、机械工程部和八家汽车公司、四处维修服务中心,还设有电器部,代理意大利、德国、美国及日本的家庭电器和音响器材;出口部为全球买家介绍和代理香港制品,包括时装、运动鞋类、电子电器及新奇产品。环球贸易目前的职员为3800多人”
  好家伙,这家企业陈光良一直很少参与工作,只是一开始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如今没想到,其规模可以排的进香港企业的前20了,稳稳可以进入香港蓝筹股了。
  难怪外面的人都说,陈氏家族就等于香港。搁后世,比三星在韩国的地位还高。
  方润章继续汇报道:“接下来,我们打算在加拿大温哥华、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开设三家分行。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加拿大多伦多、美国洛杉矶设立办事处,形成全球商业购销网络,充分发展进口、出口、转口的国际贸易业务。”
  分行是海外级别最高的,其次是办事处,最后是代理处。
  陈光良当即说道:“我很支持这样的发展,环球贸易是大家的,发展越好,大家越受益。”
  经过多年的发展,陈氏家族目前占环球贸易70%的股权,另外30%股权则在管理层和职员们手中。环球贸易每年都会有不错的分红,至少有上千人受益。
  而且,环球贸易的股权是不允许私下买卖,如果有人想变卖,环球贸易公司出钱,买回这些股票,然后再卖给本行的员工。
  稍后,被委任香港航空的执行董事的陈文博,也代表香港航空,汇报了情况:“香港航空目前已经开通日本的东京、大阪、冲绳,韩国的汉城、台岛的台北、菲律宾的马尼拉,一共是六个航线。在同航线中,香港航空都比较处于优势,主要是我们这些年建立的服务和管理。当然,这些航线如果考虑到再投资,实际上至今我们还没有盈利过。不过根据我们的分析,七十年代后期可能盈利增长期。”
  所谓没有盈利过,并不是亏损,而是指当年投资的钱,一直没有分红回来过。但香港航空的资产规模,确实一年比一年增长,即赚到的钱,都拿去购买飞机了。
  “嗯,航空业不急着盈利,重要的是资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