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货柜码头的布局(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环球航运的陈文铭向陈光良汇报“日本山口汽轮有意出售 2号货柜码头”时,一场围绕香港葵涌货柜码头的商业较量,已在暗中悄然展开——和记黄埔的掌舵人祁德尊,同样将目光锁定了这块“航运枢纽宝地”。
  彼时的和记黄埔,早已不是当年的二流英资洋行。在祁德尊的主导下,公司通过一连串精准收购:拿下屈臣氏、德惠宝、泰和三家贸易零售行,掌控香港民生消费渠道和贸易进出口;收购黄埔船坞与均益仓,手握红磡大片土地,并在红磡建了一座货柜码头,一跃成为香港“大地主”级别的一流英资洋行。
  祁德尊野心勃勃,深知货柜码头是香港未来航运业的核心——谁掌控更多码头,谁就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动。得知山口汽轮有意出售 2号货柜码头后,他立刻放下手头事务,亲自带队飞往日本谈判,势要将这块“肥肉”收入囊中。
  然而,祁德尊刚与山口汽轮初步接触,便得知“环球航运已先一步启动谈判”的消息。
  作为香港航运界的“巨头”,环球航运凭借 55艘 vlcc油轮的规模与全球航运网络,早已在货柜码头布局——1号货柜码头占股 20%,1968年更是成功拿下 4号货柜码头,若再收购 2号,将形成葵涌货柜码头的“半垄断”格局。
  祁德尊不愿错失良机,当即决定“加价抢标”,试图以雄厚资本压垮对手:“告诉山口汽轮,和记黄埔愿意在他们报价基础上上浮 10%,只要能促成交易,后续还可展开长期合作。”
  在他看来,英资洋行的资本实力与行业地位,足以让山口汽轮动心。
  消息传到环球航运,负责谈判的陈文铭丝毫没有慌乱。
  陈文铭深耕日本商界多年,因航运业务与日本轮船、山口汽轮、三菱重工等企业建立了深厚联系。
  “祁德尊想靠加价取胜,未免太小看我们与日本商界的交情。”
  陈文铭再次上门,和山口汽轮展开谈判,他的出价和祁德尊一样,但是却和山口汽轮打起感情牌,同时承诺未来加深进一步的合作,例如停靠环球的货柜码头,享有优惠等福利。
  这一举措精准戳中山口汽轮的“爽点”,相比祁德尊“一次性加价”的短期诱惑,环球航运的“长期合作承诺”更具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陈氏家族在日本多年积累的信誉与资源,让山口汽轮更倾向于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
  就在祁德尊准备再度提高报价、彻底锁定交易时,却收到了“山口汽轮已与环球航运签约”的消息。
  他拿着传真件,脸色铁青——自己明明手握资本优势,却输在了“人脉与资源”上。
  这场看似“价高者得”的争夺,最终以环球航运“同等价格+长期合作”的组合拳取胜,祁德尊空有野心,却未能撼动陈氏家族在日本商界的根基,只能眼睁睁看着 2号货柜码头落入对手手中,大受挫折。
  签约仪式上,陈文铭与山口汽轮代表握手时,感慨道:“这不仅是一个码头的交易,更是两家企业信任的开始。”
  而远在香港的陈光良,得知结果后只是淡淡一笑——对他而言,拿下 2号货柜码头,不仅是环球航运“码头+船队”闭环的关键一步,更是向英资洋行释放的信号:在香港航运与地产领域,陈氏家族早已具备打压老牌英资抗衡的实力。(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