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和新总督的畅谈(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71年 10月的香港,维多利亚港上空飘着细雨,却挡不住中环总督府前的热闹——新任港督麦理浩抵港,港英政府为其举办了盛大的就职仪式,红毯从码头一直铺到总督府门口,英军仪仗队列队致敬,商界、政界名流齐聚,陈光良身着深色定制西装,在华人代表中格外醒目。
  作为香港华资领袖,他不仅掌控着平安金融、长江工业、长实、环球四大集团,更是以从民国就在华人心目中建立的巨大影响力,持续领导者海外华人的发展。
  晚宴在总督府宴会厅举行,水晶吊灯映照着银质餐具,乐队演奏着英伦风的音乐。
  麦理浩未与英资洋行大班们寒暄,便主动走向陈光良,伸出手笑道:“陈先生,我们在英国见过,却没有想到在香港成为‘同事’。来港前我便听闻,您的家族企业,几乎渗透了香港人的衣食住行。”
  英资大班们错愕,虽然他们知道陈光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更大,但港督先和陈光良交谈,也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当然大家也明白,是陈光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让港督不得不主动先交好。
  当然另外一方面,陈光良是‘老牌爵士’,港督也不过是刚刚在‘女王诞辰’授衔为‘爵士’衔而已。
  陈光良淡笑道:“我旗下的企业确实参与了香港人的衣食住行,但我可没有一个港府颁发给我的专营权。”
  他清楚,这位新任港督与前任不同——麦理浩此前在东南亚任职多年,而且他不是殖民地官员出身,而是英国外交部出身,深谙“本地化治理”的重要性,而香港经济中占比日益提升的华资力量,正是他无法忽视的存在。
  麦理浩惊讶的说道:“原来如此,看来是我了解的不够详细。陈爵士,香港很多地方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下个月不如我们安排一次私下会谈,如何?”
  “当然,我也有不少事情希望和阁下你沟通,例如筹备将香港理工学院,升级为香港理工大学,当然我们到时候可以细谈。”
  这是七十年代,陈光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香港理工学院,目前只是‘大专院校’,要升级为何香港大学一样的‘学士学位’大学,他已经在最近几年发力,通过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并且为这所大学网罗来自美国、英国的教授等,以及其它方面的人脉。
  可以说,陈光良对这件事非常的上心。
  麦理浩脸上带着笑容,点点头说道:“好,我非常乐意和你讨论这些!”
  稍后,他才走向英资大班们,大班们早已经换上笑容,并不会因为刚才的事情有芥蒂,他们只是刚刚一时无法接受——陈光良的影响力已经大于他们的事实。
  翌日。
  陈光良约了自己小舅子严祖和,在香格里拉酒店一起吃饭,严祖和一听便兴奋起来。
  虽然两人是亲戚关系,但严祖和也知道——像姐夫这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盼望这样一顿饭,指点指点自己,亦或者攀上关系;哪怕是他,私下也很难得和姐夫聚一聚,现在一些事情也只是找文杰、文胜他们。
  “祖和,你看到这个新闻没有?”
  餐桌上,严祖和接过一份《东方日报》,上面的新闻豁然是:珍宝海鲜舫开业前夕,一场内部装璜时的火警无情地将其焚毁,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
  “看过。姐夫。酿成34死42伤,这个新闻最近闹得纷纷扬扬,这个王老吉不死也要脱层皮,再难东山再起了。”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你关注一下这个事情!”
  严祖和一点就通,当即说道:“好。如果王老吉无法再次重建,我就以大家乐餐饮将其买下来,进行重建。”
  所谓‘重建’,其实就是买个招牌而已。
  陈光良说道:“记得两件事要办好,那些人的赔偿,要看王老吉能不能处理好,必要时我们作为新东家可以参与补偿,但要王老吉尽全力赔偿。第二件事,买下招牌后,斥巨资进行重建,要打造香港地标性的海鲜舫。资金的话很简单,大家乐餐饮如果后面上市,集资一两千万不是问题,再加上有银行背书,问题不大。”
  严祖和点点头,说道:“如今大家乐餐饮,已经拥有28家快餐连锁、两家高档餐厅,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大量的自有店铺、写字楼,资产值很高。如今三大证券交易所,要求2000万资本就可以上市,我们是远远超过这个资产值的。只是,这个具体上市时间?”
  当初在1967~1968年,大家餐饮陆续抄底20个商铺,这些商铺很多都是旺铺,如今价值怕是要小几千万,翻了四五倍不止。
  陈光良笑道:“你开长实系什么时候将香港兴业上市,你就可以马上准备上市了!”
  “明白了”
  接下来,严祖和也趁着这次的机会,请教了陈光良一些商业上的事情。
  例如他的地产公司,也准备后续上市;上市后,他便利用资金发展地产,以后继续保持‘六分租、四分售’的保守发展模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