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美丽的线条(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85章 美丽的线条
  风扇巨大的呼呼声,低沉而厚重,有一种压迫感。
  可是陈常在和他的学生们,却根本没有在意这种声音对他们的干扰。
  陈常在在观察窗外看着风洞内的,那个被固定死死的小飞机模型。
  它前面的那个同比缩小的定距双叶螺旋桨,这个时候,也被模型中的小电机带动旋转了起来。
  模拟它在飞行中对空气的扰动。
  在风洞出口方向的侧面,有一个学生通过拉动操纵杆,用连接模型上的绳索,来控制模型的各个活动面。
  在模型螺旋桨转动起来后,风洞外面的的矿物油也被加热,并冒出了浓浓的白烟。
  然后这些烟就被抽风机给送到输烟管道里。
  而此时的陈常在,正在微调着风洞中那个细细的,烟雾喷管的角度。
  让从喷管中喷出来的烟雾线条,从飞机迎头的各个位置开始流过飞机的机头和机身。
  因为矿物油烟,是由无数极为微小的油珠组成的。
  它们的表面张力大,又因分子间的作用力,不易被空气吹散。
  所以这些烟雾就像是一条白色的丝线一般,随着风扇吹出来的强风,不断的在飞机表面向后流去,并留下了气流运动的痕迹。
  在陈常在的身边的苏志宏,则是操作着一个被稳定在支架上的,手持蔡司折迭照相机。
  听着陈常在的提示,通过观察窗拍摄那些白色的烟雾画出来的美丽的线条,轻柔的流过飞机表面时的影像。
  因为现在陕北这边的胶卷非常珍贵,所以只能在飞机上非常重要的部位,有明显烟雾流动痕迹的时候,苏志宏才会按下快门。
  而其他在两面观察窗外观察的航空组学员,则是边观察,边把自己看到的东西,或是画图,或是用文字给记录下来。
  直到一个小时之后。
  这第一次的风洞的模拟实验,才算是完成。
  当这在风洞中被吹了一个小时的,翼展一米多宽的飞机模型被从风洞中取出来之后。
  它的身上已经留下了一层薄薄的油膜,有些地方还聚集了不少油渍。
  这些地方就是飞机机身容易产生涡流的地方。
  同学们也正在对这些产生涡流的地方进行记录。
  这时陈常在对苏志宏说道:“志宏,看来我们选择用苏联的“乌-2”机型(1944后,为纪念飞机设计师波利卡尔波夫改名为“波-2”)。
  作为我们第一架教练机的基础型号,是正确的。
  它的气动布局非常巧妙,尤其是它的小垂尾,大尾舵面。
  这个设计方案真是天才的想法。
  这个设计,几乎让这架飞机变成了不可能坠毁的飞机。”
  苏志宏也笑呵呵的说道:“是啊老师,当这架飞机进入失速死亡螺旋的时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