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就算诛我十族,我也要支持他!【月(4 / 8)
另一边。
得了老朱准许的朱允炆,如愿来到了『文学盛典』的现场。
此盛典设在城东一处开阔的皇家园林。
里面临时搭建了数个高台和棚区,分设经义、策论、诗词、算学、工巧等科。
来自天南地北的文人雅士、能工巧匠匯聚於此,或高谈阔论,或埋头演算,或展示奇巧器物,端的是人才济济,气象万千。
“王鉞,咱们这次当真没白来!”
朱允炆一副书生打扮,频频对著身旁作书童打扮的心腹太监发出感慨。
而心腹太监王鉞则小心翼翼地警惕四周,生怕有哪个不开眼的,衝撞了皇孙。
这时,旁边有人路过,並低声议论:
“这江西胡广,果然名不虚传,锐气十足啊!”
“是啊!连我都自愧不如!”
“谁说不是呢,我还以为我一个进士之才,在这里是人中龙凤呢!”
“久仰久仰!”
“过奖过奖!”
听到这些议论,朱允炆嘴角微微一抽,但也没多在意,然后饶有兴趣的跟著人群,去了那位叫胡广的辩论高台。
本著老朱交代的『多听、多看、多思』,他静静听了一会儿,见那胡广胜券在握,面露得色,生了计较之心,於是朗声插言道:
“胡兄高论,令人钦佩。然则兄台方才以汉武唐宗为例证霸道之功,却不知汉武晚年轮台悔过,唐宗亦有玄武门之变遗祸后世,霸道之效,恐难持久,不知兄台何以教我?”
胡广正得意,见有人质疑,还是个陌生面孔,不由挑眉看来。
虽然朱允炆穿的只是普通儒袍,但气度沉静,一看就不似寻常学子。
胡广见状,稍敛傲色,但也毫不相让,又引经据典反驳起来。
两人你来我往数个回合,朱允炆引据扎实,言辞虽不激烈,却每每切中要害。
胡广虽未认输,额角却已见汗,气势不如先前。
他深深看了朱允炆一眼,拱手道:“兄台见识不凡,胡某受教。”
话虽这样说,眼神中却带著一些不甘。
朱允炆则微微一笑,还礼离开。
【此子才气有余,心性却躁,可用,但需磨礪,不可骤付重任。】
他在心中对胡广做了点评。
离开喧闹处,他信步走向一处相对安静的角落,见几个学子正围著一道复杂的算学题目討论。
其中一人穿著带补丁的长衫,沉默寡言,却很快指出了旁人演算中的几处疏漏,方法简洁有效。
朱允炆在一旁观察片刻,才上前搭话:“这位兄台演算精妙,可是湖广杨士奇?” ↑返回顶部↑
得了老朱准许的朱允炆,如愿来到了『文学盛典』的现场。
此盛典设在城东一处开阔的皇家园林。
里面临时搭建了数个高台和棚区,分设经义、策论、诗词、算学、工巧等科。
来自天南地北的文人雅士、能工巧匠匯聚於此,或高谈阔论,或埋头演算,或展示奇巧器物,端的是人才济济,气象万千。
“王鉞,咱们这次当真没白来!”
朱允炆一副书生打扮,频频对著身旁作书童打扮的心腹太监发出感慨。
而心腹太监王鉞则小心翼翼地警惕四周,生怕有哪个不开眼的,衝撞了皇孙。
这时,旁边有人路过,並低声议论:
“这江西胡广,果然名不虚传,锐气十足啊!”
“是啊!连我都自愧不如!”
“谁说不是呢,我还以为我一个进士之才,在这里是人中龙凤呢!”
“久仰久仰!”
“过奖过奖!”
听到这些议论,朱允炆嘴角微微一抽,但也没多在意,然后饶有兴趣的跟著人群,去了那位叫胡广的辩论高台。
本著老朱交代的『多听、多看、多思』,他静静听了一会儿,见那胡广胜券在握,面露得色,生了计较之心,於是朗声插言道:
“胡兄高论,令人钦佩。然则兄台方才以汉武唐宗为例证霸道之功,却不知汉武晚年轮台悔过,唐宗亦有玄武门之变遗祸后世,霸道之效,恐难持久,不知兄台何以教我?”
胡广正得意,见有人质疑,还是个陌生面孔,不由挑眉看来。
虽然朱允炆穿的只是普通儒袍,但气度沉静,一看就不似寻常学子。
胡广见状,稍敛傲色,但也毫不相让,又引经据典反驳起来。
两人你来我往数个回合,朱允炆引据扎实,言辞虽不激烈,却每每切中要害。
胡广虽未认输,额角却已见汗,气势不如先前。
他深深看了朱允炆一眼,拱手道:“兄台见识不凡,胡某受教。”
话虽这样说,眼神中却带著一些不甘。
朱允炆则微微一笑,还礼离开。
【此子才气有余,心性却躁,可用,但需磨礪,不可骤付重任。】
他在心中对胡广做了点评。
离开喧闹处,他信步走向一处相对安静的角落,见几个学子正围著一道复杂的算学题目討论。
其中一人穿著带补丁的长衫,沉默寡言,却很快指出了旁人演算中的几处疏漏,方法简洁有效。
朱允炆在一旁观察片刻,才上前搭话:“这位兄台演算精妙,可是湖广杨士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