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教案--魏晋十六国(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孙恩、卢循起义
  起义原因司马道子专权时期,为了增强中央的防卫力量,阻止荆州和京口北府兵的进攻,遂令其子司马元显强征浙东地区免奴为客的丁壮入伍,企图组建一支新军,名曰***乐属***,于是***东土骚然***,孙恩乘机聚众起义。
  起义经过孙恩原为东晋新安太守孙泰之侄,孙泰被司马道子诱杀后,孙恩逃入海岛。晋安帝隆安三年(99年),孙恩乘***东土骚然***之机,率众登陆,相继攻占了上虞、会稽等地。东晋当即派刘牢之和谢琰率北府兵镇压。元兴元年(40年)三月,孙恩兵败后赴海而死。余众推卢循为首领,继续战斗。桓玄建楚后,曾将卢循任为永嘉(今福建福州)太守。桓玄被击杀后,卢循乘机北攻东阳(今浙江金华),被刘裕击退,只得南下番禺。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北伐南燕,卢循又再次北上,进攻建康。刘裕灭燕后,当即回救建康。卢循兵败投水而死,起义失败。(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