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皇后货船(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道人抚了抚刘秋的肩头,“话是这么说,只是到时怕是你想不歇下来治病也办不到。”说着就从身上取出一小瓶药来递给他,“这是我这两年新炼制的丹药,能够帮助你多捱几年,日后如若身体不支,还是要来我这调理。”
  说完便把徒弟拉起,刘秋忙又谢过师父。诸葛京把一面令牌交给王敦,交待道:“驸马只要在出了彭泽,在岸边凭此令牌就能取到早已准备好的马匹从陆路返回武昌。至于贾后的货船,到时自会有人凭与驸马手上从洛阳带来同样的金牌与公子相认,而后自会清点货物,二位只管押船返京就是。”
  说罢与张天师缓步向城北小山走去。诸人事情已毕,于是各自别过。王敦让诸葛瑶带着一应物件乘着来时的船南返南昌,诸葛公子本想推辞,无奈王敦坚持,只好登舟南返。送别一众人等,太阳已向西斜,城中的水又缓缓地涨了起来,连白鹤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王刘二人不想再把脚浸在冰凉的水中过夜,于是又返回码头找船赶回武昌。
  到了湖边,本地渔船都早已散去,幸好有一条路过的商船,也赶着要北去,二人就搭上船北行而去。
  二人在般头吹着江风,想想这一路不断的奇遇,很难相信仅仅发生在数日之内。王敦仍惦记着那柄章武剑,于是就向刘秋借来把玩。从剑鞘抽出,只见是一把八面剑,剑身遍布纹饰,剑格之上刻着“章武”二字,阳光下映出数道寒光,王敦不禁叹道:“好剑!”
  这时夕阳已近西下,巍巍庐山又渐渐出现在远方,在一缕斜阳映衬下披上一道道金光,另一侧岸边又现出来时曾经过的一间小庙。刘秋看到此处,忽然叫了声糟糕,王敦凑过来问发生何事,刘秋便说:“上次我们来时当地渔家曾说此处名为龙王庙,周边水势奇诡,即使天气晴朗水面平静也会转瞬间涌起风暴产生事故,故而附近渔民路过此地都要上岸拜了庙才会继续前行,如遇夜间则在岸上过夜,绝不会连夜赶水路,要下船到岸边龙王庙祭拜方得通行才可。来时我没把这当回事,这回我们雇了过路的商船,他们并不知晓此事,刚刚已过此地,两次过庙不拜,不知道这水路会否遇到灾祸。你看那边不就是那座庙么?”
  王敦沿着刘秋所指方向望去,岸边果然有座小庙。
  刘秋又仰头看了看天空说道:“现在日正西没,头顶却乌云密布,我总有些不好的感觉。”
  王敦也抬头看了看头顶,哈哈大笑道:“这不过是当地船家为了唬人的鬼话罢了,兄长莫要当真。我们如今已过此庙,不也安然无恙么?”随即将手中之剑朝天一指,“真有什么邪祟我便以此剑斩之!”
  话音未落,只听忽地一阵狂风吹过,霎那间吹得人睁不开眼睛,船上的木板和帆布都被吹得呼啦啦的响声不断,远处岸上吹来的沙土夹杂着湖面卷起的水花砸在人脸上像被钉子扎过一样生疼。二人忙捂着脸弓身摸索着躲进舱内,只听船板被脚步踏得咚咚作响,船工们不停地奔走呼号,船帆很快便被降下,而船则被迅速向北方划去。幸好商船的船工多,很快就离开了刚才的是非之地。两人吐出了刚才吹入嘴中的尘土,用袖子揩干脸上的沙子和泥水,好一阵才缓过气来。王敦看了看手上的剑还在,赶紧插入鞘中还给刘秋。听着外面声音渐渐小了下来,二人于是又好奇地到舱外一看究竟,这一看不要紧,登时吓得目瞪口呆,只见已经渐行渐远的庙那边一道龙卷直冲天际,黑色的乌云裹挟着银白色的水柱在灰色的水面和天际间不断地舞动。天逐渐黑了下来,船也渐行渐远,但仍能隐约看见一条巨龙一点点地隐没于远处混浊的水天之间。
  大概是被傍晚那惊险的一幕吓坏了,这一夜船速不仅没慢下来还驶得飞快,几乎所有的船工都被叫去划桨。王刘二人已累了一天,晚上水面又漆黑一片于是就在舱内伴着桨声沉沉地睡去。
  及至在岸边换马回到鄂县,南来的商船早已抵达,王敦便按先前诸葛京的吩咐交接,和刘秋一道押船北上返洛。
  深秋,青州,不其山。
  三更时分,山腰中林地深处的营地里篝火开始暗淡下来,营中的士兵开始酣睡,连外围的哨兵都开始瞌睡,这里周边十多里路都没什么人烟,一年中也罕有外人前来,反倒是鹿、羊和野猪这些野兽更多些,要不是石崇花了大价钱雇他们来此,没人愿意在这远离人烟的山上守着,就连那些巨大的床弩都散放在山上各处没有移动。
  营外不远处几个黑影晃动了下,孙筠和八哥带着一小队人已经在这里埋伏多时,半个月前她们就悄悄潜入这里,石崇营地的人实在是太松懈,完全没有发现她们在身边潜伏。孙筠和八哥见时机已经成熟就分头带人潜入营地,杀了外围哨兵后将火油等物洒在营中各处,毕竟几百人的营地不是他们这点人手能够逐一偷袭杀完的。
  看着布置完毕,八哥带着几个弟兄们向上风处撤退,孙筠则从身后抽出海蛟弩来,朝着营中射出一支火箭,营中顷刻燃起大火,此时正是天干物燥的季节,漫天大火很快从营中向山上蔓延,把整个不其山都烧得通红。
  不其山被烧后没两天就降下大雪,把烧得光秃秃的海边大山覆盖得严严实实,附近几十里外的官衙虽然得到山火的消息,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雪只好作罢。孙筠和八哥等人幸好早已备好快马,放完火后就迅速撤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