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礼法大于教法(4 / 6)
“如果佛教不修改戒律、不限制僧尼数量、又不尊重朝廷,它是必然会被朝廷剿灭的。”
“现在的佛教,才是中国化的佛教,并且需要进一步剔除夷狄成分。”
这番话颇有推崇三武一宗灭佛的意思,威胁景教会如果不听话,有可能遭到同样的待遇。
徐光启战战兢兢地道:
“陛下,吾等景教信徒,都是尊重朝廷的。”
“断不会闹到如此地步!”
朱由检闻言大笑,拿出一份报纸,丢给徐光启道:
“这是《大同报》上发表的文章,探讨王徵之事。”
“里面有王徵中进士后,写给家人的信,让他们不要为自己纳妾。”
“信中‘今日登第,皆天主之赐,敢以天主所赐者而反获罪于天主乎?’”
“徐卿对此什么看?”
徐光启看着文章,才明白皇帝为何一直拿王徵说事。
原来是这句话触怒了皇帝,犯了他的忌讳。
作为天子门生,士子能否成进士,靠的是天子的旨意。
但是王徵确认为登第是天主之赐,这岂不是在说天子让他成为进士、是在遵从天主之意?
这是明晃晃的藐视天子,因为在当今天子看来,作为天堂之主的陡斯天尊,需要得到他册封,才能成为正神。
如果景教信徒都认为天主高于天子,当今皇帝断然不会容忍。
明白了其中关窍的徐光启,这下连冷汗都流出来了。他知道这句话一出,天子和天主地位高低,一定要有个定论。
汤若望等人想拖延都不行,因为这段话已经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所有人都需要有个结论。
尤其是徐光启想到,自己也曾把会试失利归结为天主干扰,否则自己就不会接触传教士。
这明显也是对皇帝不敬,认为天主能影响到天子。
类似这种犯忌的事情,景教还有不知凡几,让他真有种绝望之感,担心出现教案。
好在,皇帝没有过度逼迫,在这件事上似乎很有耐心。
徐光启得以走出皇宫,再和传教士商讨这个问题。
——
听完徐光启等中国信徒讲述的三武一宗灭佛事迹,汤若望等传教士大为惊骇。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看似对信仰极为宽容的中国,还出过这么暴烈的事件。
也难怪佛教徒这次丝毫没有抵抗,完全按朝廷的意思修订典籍——
这些人已经被朝廷整怕了,完全没有反抗的勇气。
他们景教如果再这么抵抗皇帝,距离下一次教案,想必为时不远。 ↑返回顶部↑
“现在的佛教,才是中国化的佛教,并且需要进一步剔除夷狄成分。”
这番话颇有推崇三武一宗灭佛的意思,威胁景教会如果不听话,有可能遭到同样的待遇。
徐光启战战兢兢地道:
“陛下,吾等景教信徒,都是尊重朝廷的。”
“断不会闹到如此地步!”
朱由检闻言大笑,拿出一份报纸,丢给徐光启道:
“这是《大同报》上发表的文章,探讨王徵之事。”
“里面有王徵中进士后,写给家人的信,让他们不要为自己纳妾。”
“信中‘今日登第,皆天主之赐,敢以天主所赐者而反获罪于天主乎?’”
“徐卿对此什么看?”
徐光启看着文章,才明白皇帝为何一直拿王徵说事。
原来是这句话触怒了皇帝,犯了他的忌讳。
作为天子门生,士子能否成进士,靠的是天子的旨意。
但是王徵确认为登第是天主之赐,这岂不是在说天子让他成为进士、是在遵从天主之意?
这是明晃晃的藐视天子,因为在当今天子看来,作为天堂之主的陡斯天尊,需要得到他册封,才能成为正神。
如果景教信徒都认为天主高于天子,当今皇帝断然不会容忍。
明白了其中关窍的徐光启,这下连冷汗都流出来了。他知道这句话一出,天子和天主地位高低,一定要有个定论。
汤若望等人想拖延都不行,因为这段话已经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所有人都需要有个结论。
尤其是徐光启想到,自己也曾把会试失利归结为天主干扰,否则自己就不会接触传教士。
这明显也是对皇帝不敬,认为天主能影响到天子。
类似这种犯忌的事情,景教还有不知凡几,让他真有种绝望之感,担心出现教案。
好在,皇帝没有过度逼迫,在这件事上似乎很有耐心。
徐光启得以走出皇宫,再和传教士商讨这个问题。
——
听完徐光启等中国信徒讲述的三武一宗灭佛事迹,汤若望等传教士大为惊骇。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看似对信仰极为宽容的中国,还出过这么暴烈的事件。
也难怪佛教徒这次丝毫没有抵抗,完全按朝廷的意思修订典籍——
这些人已经被朝廷整怕了,完全没有反抗的勇气。
他们景教如果再这么抵抗皇帝,距离下一次教案,想必为时不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