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礼法大于教法(6 / 6)
“咱们可不能像那些人一样,把西学和景教绑定在一起。”
这么一说,陈子龙顿时了然了,也明白了皇帝为何放任钱谦益攻击景教的原因。
除了景教的教义确实需要修改外,还因为皇帝需要把西学和景教分开,不再把它们绑定在一起。
他们科学派,完全不用参与这次争论。甚至要响应钱谦益,在科学中剔除宗教成分。
不过完全不参与也不好,作为弟子总得为老师分忧的。更何况这次争论,还是他用《科学》先偷袭《翰林》的原因。
张溥揣摩皇帝的意思,按照皇帝之前提到的继承制度,写了一篇文章,阐述泰西实行一夫一妻制、大明却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原因。
文章认为,泰西诸国之所以实行一夫一妻制,是因为他们的爵位和财产,可以被亲戚继承。很少因为没有儿子,就遇到绝嗣危机。
但是在大明,亲戚继承财产或许可以,继承爵位却绝不允许。甚至连过继的嗣子,通常都没有资格继承爵位。
为了保证不绝嗣,纳妾就成了必然。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以庶子继承爵位。
总体来说,一夫一妻制是和泰西的继承制度搭配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则和大明的嫡长继承制相搭配。
景教来到大明,是要遵守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必须允许信徒纳妾,才能让得到爵位的信徒,把他们的家业传下去。
否则信仰景教的人会越来越少,贵族为了传承爵位,更是会弃景教如敝履。
文章似有些攻击景教戒律的意思,又在为景教解套,摆脱纳妾争论。
钱谦益对此大加称赞,认为张溥是在响应自己。
确定被封伯爵、以后能世代承袭的徐光启,也有些担心自己的后代如果一直信仰景教,很可能遇到绝嗣危机。
他和汤若望等传教士商讨,要不要就坡下驴,按张溥这个观点,允许信徒纳妾。(本章完) ↑返回顶部↑
这么一说,陈子龙顿时了然了,也明白了皇帝为何放任钱谦益攻击景教的原因。
除了景教的教义确实需要修改外,还因为皇帝需要把西学和景教分开,不再把它们绑定在一起。
他们科学派,完全不用参与这次争论。甚至要响应钱谦益,在科学中剔除宗教成分。
不过完全不参与也不好,作为弟子总得为老师分忧的。更何况这次争论,还是他用《科学》先偷袭《翰林》的原因。
张溥揣摩皇帝的意思,按照皇帝之前提到的继承制度,写了一篇文章,阐述泰西实行一夫一妻制、大明却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原因。
文章认为,泰西诸国之所以实行一夫一妻制,是因为他们的爵位和财产,可以被亲戚继承。很少因为没有儿子,就遇到绝嗣危机。
但是在大明,亲戚继承财产或许可以,继承爵位却绝不允许。甚至连过继的嗣子,通常都没有资格继承爵位。
为了保证不绝嗣,纳妾就成了必然。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以庶子继承爵位。
总体来说,一夫一妻制是和泰西的继承制度搭配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则和大明的嫡长继承制相搭配。
景教来到大明,是要遵守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必须允许信徒纳妾,才能让得到爵位的信徒,把他们的家业传下去。
否则信仰景教的人会越来越少,贵族为了传承爵位,更是会弃景教如敝履。
文章似有些攻击景教戒律的意思,又在为景教解套,摆脱纳妾争论。
钱谦益对此大加称赞,认为张溥是在响应自己。
确定被封伯爵、以后能世代承袭的徐光启,也有些担心自己的后代如果一直信仰景教,很可能遇到绝嗣危机。
他和汤若望等传教士商讨,要不要就坡下驴,按张溥这个观点,允许信徒纳妾。(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