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高铁考察并准备引进(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另外一处隧道施工段,相应的场景也在发生。
  几名隧道工程方面的专家看着缅甸方面用这么大直径(13米)的盾构机,都非常的震惊。
  他们其实早在60年代就看过甚至用过。
  当时是从苏联引进的。
  但是那种设备是以简易机械为主(如手掘式盾构),主要用于城市地下工程试验段。
  比如上海地铁早期的试验工程就用过。
  它的直径也才4米多,效率比传统的钻孔爆破法高不了多少,有时候遇到某些地形,还得换用传统方法施工一段。
  在几年前,国内的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引进了美国罗宾斯(robbins)双护盾硬岩tbm,用于穿越吕梁山脉的硬岩地层,但因地质适应性问题中途停用了。
  那台盾构机的直径才是这台的一半,工作效率也差不少。
  看到这么大的工作面,几名专家不由得关心其掘进速度了,如果速度也非常快的话,那么国内就非常有必要引进这种设备了。
  “**工,您好呀!这盾构机的掘进效率大概是多少啊?”
  “这台设备的日均进度是:软土地层20-40 m,硬岩地层5-15 m。”
  “这么快的啊?比传统爆破法高几倍了。”那名问话的国内专家惊叹道。
  “就是要这么快,才赶得上我们的规划进度呢,你们还在用传统的爆破法施工吗?”全解阵的那名工作人员有点好奇的问道。
  他是传统的缅甸人,之前的老一辈有跟他们说过中国的情况,形容他们是天朝上国,所以他的印象里,中国是非常强大的。
  “哈哈~,是啊!,不过我们正在引进这种盾构机,不知道你们的这种款式能不能出口?”
  “啊?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只了解怎么用,里面大概用了哪些技术,出口方面你应该问我们的相关部门比如对外经贸的部门。”
  “好吧,我们能到里面看看施工面吗?”
  “可以啊,先戴上这个头盔,还有就是得先接受一个培训,了解注意事项,不能随便走动和动里面的各种按钮装置。”
  “好,没问题,我们只看,绝不动手。”
  接下来,几名专家接受了一个20分钟左右的培训,然后在相应人员的陪同下,走进这台正在运作中的盾构机。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毛毛虫一样,一节一节的往前移动。
  每移动一节,就代表着向前掘进了1~2米。
  里面的各种管道,就跟毛毛虫的肠道和食道一样。
  前面的刀盘就如同毛毛虫的牙齿一样,将泥土和岩石咬碎。
  然后喷入了水的碎岩或者喷了泡沫的软土,被皮带机和泥浆泵运输到后方的车辆。
  几名国内的专家边走边感慨。
  这么大的盾构机,走在里面就跟走在一个大房子里似的。
  虽然各种设备在轰隆作响,切割岩石的噪音也比较刺耳,但是听在专家们的耳朵里,却是那么的亲切。
  几人一直走到刀盘后方几米远,才在工作人员的示意下停止前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