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感谢蒙奇奇大(6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路宽收购奈飞玩的不就是这一套吗?还被他因为奥运会的关系混到了海子里去汇报工作,我们为什么不行?”
  王四聪的信号笔在白板上轻敲:“我们收购院线,甚至比奈飞要更直接,我想不到华影、甚至是更高层面的领导有拒绝的理由。”
  二代的这番将商业并购拔高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的论述学到了穿越者的几分火候,逻辑清晰,格局宏大,极具煽动性。
  叶宁脸上的疑虑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兴奋与认可,他轻轻拍着手,看向王建林:“王总,四聪这个‘功绩’的提法,角度刁钻,但确实切中要害。”
  “如果真能从这个层面打动华夏乃至更高层,韩总个人的职务问题反而会成为推动合作的助力而非阻力。这步棋,我看可以尝试!”
  王建林当然知道叶宁这句话的潜台词。
  话语权是由蛋糕大小决定的,蛋糕不大的时候华影、中影争锋,老韩凭借高一步的地位能“拉偏架”。
  但如果这块蛋糕足够大,大到需要他这个副局长来顾全大局呢?
  如叶宁所说,这反而要成为万哒的助力,叫老韩这位体质中人投鼠忌器。
  从《阿凡达》大爆,、所有业内人士都在反思学习问界开始,王四聪为这一天准备了两三个月,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他都做了预案,就是要在自己这个副总的主持下,推动万哒走出国际化的这一步。
  也是模仿问界,打着文化出海的大旗反哺自己的一步。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了一阵零星但由衷的掌声,几位高管忍不住点头表示赞许。
  只不过王四聪眼神灼灼看着的老爹、也是他最想获得认可的人,脸上没有任何生动的表情。
  即便心里对狗儿子算是有两分赞许,但王建林这种老派父亲说出的话依旧不留情面:
  “八字方针也好,政、业、功绩也罢,逻辑通顺,听起来也很完美。”他顿了顿,一贯地冷言冷语:“但我从你提出这个计划开始,心里就一直有一个疑问,你如果能解答,这些说法才算立得住。”
  老王语速很快,不等儿子发问,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地道:
  “路宽。他的问界北美,三年前收购的是奈飞,一个线上流媒体平台,而不是任何一家实体院线。以路宽的眼光、他掌握的资金和我们现在还无法比拟的海外人脉,如果他觉得收购院线这类资产如此重要,他会看不见、会买不起吗?”
  “他为什么不去收购,反而选择了奈飞?你给我一个解释,为什么路宽走的路,和你现在指的路,是相反的?”
  这个质问直指核心,会议室里所有高管都屏息凝神。
  王四聪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父亲最犀利的一击,也是他必须跨过的门槛。
  问界和路宽,是国内互联网、电影业、文化产业绝对不容忽视的声音。
  因为他们的成功,对产业政策的影响力,对行业规则和标准的影响,这一次的imax就是最好的例证。
  越来越多的微博大v、专业媒体报刊在发文时开始习惯于引用路老板的观点和看法,即便是竞争对手。
  从某种程度上讲,老王就是穿越者的“拥趸”之一,即便他一向杜绝万哒像阿狸、连想一样涉足和问界之间正常商业竞争以外的交锋,也经常拿他的事迹来教育儿子,但老王做梦都想把问界干翻。
  毕竟如果没有穿越者搅局,上一世的万哒从今年2010年开始,即将有着长达11年的“统治王朝”,牢牢占据国内票房首位。
  王四聪眉头几乎要拧到了一起,这一次思考的时间尤其长,半晌才肃声道:“王总,我想首先纠正你刚刚的一个说法——”
  “我们做院线,和问界做流媒体,并不一定是逆向而行,我认为充其量是两条不同的道路,目标都是一样,赚这份以电影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的渠道利润。”
  “要让我现在来讲,我认为之所以我们和问界会走出两条路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企业基因的不同。”
  “基因?”王建林沉声。
  “对,基因。”王四聪越说越顺,面对众人的疑惑神情不假思索:“问界的基因是什么?从当年的博客网开始,就是互联网科技基因。它的核心是连接与分发,追求的是轻资产、高弹性、指数级增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