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校长兼政治部主任(1 / 3)
第223章 校长兼政治部主任
“少君,只要你与袁术保持对抗,让海路始终畅通。少君的这些要求,籍一定能够办到!”
江风吹得伊籍头上的帻巾上下翻飞,裹挟着他掷地有声的话语,直直传入严毅耳中。
从伊籍的话能够看出,他的立场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严毅有些心动,但很快就清醒过来,他岂能为蝇头小利,乱了自己筹谋已久的方略?
占据江东乃根本大计,万事皆须为其让路。
至于如何占据江东,历史上的孙策早已为他指明了方向,那便是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横扫下去,不要有片刻停歇,不给敌任何准备与喘息的机会。
如今北方诸雄,刘表远在荆襄,鞭长莫及;袁术困顿淮南,自顾不暇;刘备忙于徐州,立足未稳;曹操内乱未平,无暇南顾。此时若不取江东,更待何时?一旦错失良机,势必追悔莫及。
但刘表的水师对他来说,仍然是个麻烦。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汉水、湘水等水系纵横,水运发达。刘表占据荆州后,依托襄阳、江陵(南郡)、夏口(后世的武汉)等战略要地,发展出了一支庞大的水师。
按照殷离呈递上来的情报,荆州水师共计拥有艨艟、斗舰一千五百余艘,走舸三四千艘,楼船十七艘,水军士卒数量高达两万五千人。
这是一支十分恐怖的舰队,堪称江海之上的巨无霸,遍观大汉九州,没有任何一个势力的水师,能与荆州水军抗衡。
所以严毅虽已将刘表列为未来的攻略目标,但是目前,他仍需维持表面上的和睦,不敢轻易与刘表撕破脸皮,需要哄着这位‘二哥’。
来年春发时,他是绝不可能配合刘表出兵,攻伐袁术的。但是将刘表的货物运往南洋,却绝非诓骗之辞,而是准备实实在在地实施下去。
拓展南洋商路一事虽然进展缓慢,但在原有的两条成熟航道上进行货物运输与贸易,还是能够办到的。
严毅目光闪烁,对伊籍的话不置可否,话锋一转,开始为自己表功:“半年逐袁术于淮南,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做到?若非我歼灭数万袁军主力,荆襄安得今日之太平?君侯安能消除东路威胁?君侯的资助,其实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机伯须让君侯明白这个道理。”
伊籍微微一怔,继而露出思索之色。严毅的话不无道理,刘表确已在这场交易中收获了足够多的利益。
光是荆襄从此不再遭受袁术的威胁,以及袁术收缩防线、导致其在南阳的最后几座城池被刘表轻松攻取这两件事,就远超出数千金的价值。刘表可谓是赚翻了。
然而人心总是难以满足,严毅的高歌猛进被刘表视为理所当然,进而生出让严毅继续消耗袁术,自己趁机占据淮南的念头。这个想法未免有些天真,仅凭过往的一些资助,就想让别人豁出命去替你干活么。
伊籍不敢再想下去,他惊讶的发现,自己在这件事的看法上,竟然有些偏向于严毅。
他晃了晃头,将这些杂念从脑海中驱散,整了整衣冠,朝严毅揖礼告辞:“在下还需返回襄阳向君侯复命,不便在此久留,就此告辞了。”
“盼与君早日再见。”严毅见他来得甚急,只穿了一件袍,于是解下肩上的狐皮大氅,披在他肩上,侧头向一旁的黄盖吩咐道:“公覆,选二十只战船,护送机伯回襄阳。”
伊籍感动不已,从亲随手中接过缰绳,翻身上马,在马背上再次揖礼:“少君保重。”
“机伯一路珍重。”严毅抱拳回礼。
马蹄声渐渐远去,他从伊籍的背影收回目光,重新回到码头上,继续与吕范讨论修筑港口的问题。
“属下以为,眼下正是冬日农闲时分,又有大量移民涌入,不缺劳力,是修筑此港的最佳时机。”
“此港的修筑已是刻不容缓。袁术正在四处购买战船,最多半年,江淮水师就会恢复,甚至比以往更强大。我军必须在秣陵与曲阿一带拥有一座不亚于钱塘的雄津,以牢牢控制下游江域。”
“少君应尽快拨出一笔劳役钱,从那些破产的移民中招募水工。如此既能解决筑港的人力问题,也可解决部分移民的生计问题,让他们安然度过这个冬日。除了水工以外,有经验的工师、津吏和都水官,也要开始召集了。”
吕范迎着江风,滔滔不绝地大声说话,他在历史上曾担任东吴的都督水军,负责长江防线与舰队建设,在港口修筑与舰船管理等方面有着极强的能力,除了贺齐之外,无人能与其比肩。
史载其在舰队管理方面‘性好威仪,部伍整肃’,说明他擅长军事后勤体系化管理,而港口与船队正是水军后勤的核心环节。 ↑返回顶部↑
“少君,只要你与袁术保持对抗,让海路始终畅通。少君的这些要求,籍一定能够办到!”
江风吹得伊籍头上的帻巾上下翻飞,裹挟着他掷地有声的话语,直直传入严毅耳中。
从伊籍的话能够看出,他的立场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严毅有些心动,但很快就清醒过来,他岂能为蝇头小利,乱了自己筹谋已久的方略?
占据江东乃根本大计,万事皆须为其让路。
至于如何占据江东,历史上的孙策早已为他指明了方向,那便是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横扫下去,不要有片刻停歇,不给敌任何准备与喘息的机会。
如今北方诸雄,刘表远在荆襄,鞭长莫及;袁术困顿淮南,自顾不暇;刘备忙于徐州,立足未稳;曹操内乱未平,无暇南顾。此时若不取江东,更待何时?一旦错失良机,势必追悔莫及。
但刘表的水师对他来说,仍然是个麻烦。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汉水、湘水等水系纵横,水运发达。刘表占据荆州后,依托襄阳、江陵(南郡)、夏口(后世的武汉)等战略要地,发展出了一支庞大的水师。
按照殷离呈递上来的情报,荆州水师共计拥有艨艟、斗舰一千五百余艘,走舸三四千艘,楼船十七艘,水军士卒数量高达两万五千人。
这是一支十分恐怖的舰队,堪称江海之上的巨无霸,遍观大汉九州,没有任何一个势力的水师,能与荆州水军抗衡。
所以严毅虽已将刘表列为未来的攻略目标,但是目前,他仍需维持表面上的和睦,不敢轻易与刘表撕破脸皮,需要哄着这位‘二哥’。
来年春发时,他是绝不可能配合刘表出兵,攻伐袁术的。但是将刘表的货物运往南洋,却绝非诓骗之辞,而是准备实实在在地实施下去。
拓展南洋商路一事虽然进展缓慢,但在原有的两条成熟航道上进行货物运输与贸易,还是能够办到的。
严毅目光闪烁,对伊籍的话不置可否,话锋一转,开始为自己表功:“半年逐袁术于淮南,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做到?若非我歼灭数万袁军主力,荆襄安得今日之太平?君侯安能消除东路威胁?君侯的资助,其实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机伯须让君侯明白这个道理。”
伊籍微微一怔,继而露出思索之色。严毅的话不无道理,刘表确已在这场交易中收获了足够多的利益。
光是荆襄从此不再遭受袁术的威胁,以及袁术收缩防线、导致其在南阳的最后几座城池被刘表轻松攻取这两件事,就远超出数千金的价值。刘表可谓是赚翻了。
然而人心总是难以满足,严毅的高歌猛进被刘表视为理所当然,进而生出让严毅继续消耗袁术,自己趁机占据淮南的念头。这个想法未免有些天真,仅凭过往的一些资助,就想让别人豁出命去替你干活么。
伊籍不敢再想下去,他惊讶的发现,自己在这件事的看法上,竟然有些偏向于严毅。
他晃了晃头,将这些杂念从脑海中驱散,整了整衣冠,朝严毅揖礼告辞:“在下还需返回襄阳向君侯复命,不便在此久留,就此告辞了。”
“盼与君早日再见。”严毅见他来得甚急,只穿了一件袍,于是解下肩上的狐皮大氅,披在他肩上,侧头向一旁的黄盖吩咐道:“公覆,选二十只战船,护送机伯回襄阳。”
伊籍感动不已,从亲随手中接过缰绳,翻身上马,在马背上再次揖礼:“少君保重。”
“机伯一路珍重。”严毅抱拳回礼。
马蹄声渐渐远去,他从伊籍的背影收回目光,重新回到码头上,继续与吕范讨论修筑港口的问题。
“属下以为,眼下正是冬日农闲时分,又有大量移民涌入,不缺劳力,是修筑此港的最佳时机。”
“此港的修筑已是刻不容缓。袁术正在四处购买战船,最多半年,江淮水师就会恢复,甚至比以往更强大。我军必须在秣陵与曲阿一带拥有一座不亚于钱塘的雄津,以牢牢控制下游江域。”
“少君应尽快拨出一笔劳役钱,从那些破产的移民中招募水工。如此既能解决筑港的人力问题,也可解决部分移民的生计问题,让他们安然度过这个冬日。除了水工以外,有经验的工师、津吏和都水官,也要开始召集了。”
吕范迎着江风,滔滔不绝地大声说话,他在历史上曾担任东吴的都督水军,负责长江防线与舰队建设,在港口修筑与舰船管理等方面有着极强的能力,除了贺齐之外,无人能与其比肩。
史载其在舰队管理方面‘性好威仪,部伍整肃’,说明他擅长军事后勤体系化管理,而港口与船队正是水军后勤的核心环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