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连大相公都劝不了朕!(3 / 7)
这也就使得,赵策英就算“临时宣布”也不影响什么。
毕竟,实际上的军械、粮草运输,起码准备了半年左右。
“大相公可有相劝?”
元绛皱着眉头,不太支持御驾北伐:“连连征战,消耗实在太大,若是常人,绝对是难以支撑。”
其余几人,连连点头。
元绛的话不无道理。
连连征战,常人根本就扛不住。
也正是因此,郊外禁军都已经有了换防的趋势。
一样是征战,但北伐的士卒和南征的士卒,决计不会是一批人。
类似于顾廷烨、王韶二人,天资禀赋,自有名将风范,且正处于精力充沛的人生阶段,连着抗两次征战,估摸着倒也无妨。
但官家,可并非是天赋异禀之辈!
这要是北伐,不得累垮了?
“劝了。”
江昭挑眉,摇了摇头:“但,官家志向高远,着实是劝不动。”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视一眼,皆是面有异色。
志向高远?!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系铃人。
但,千古一帝的饼,就连大相公也解不了吗?
“披红吧。”
“一会儿,几位大学士自去相劝即可。”
江昭摇着头,没有深度探讨的意思。
几捆岁计文书,传了下去。
“韩阁老披红兵部、边疆、御史、谏院的文书。”
“张阁老披红内外百司的文书。”
“元阁老披红路、郡、县的文书。”
“唐阁老披红户部、礼部、工部、刑部的文书。”
“余阁老披红吏治、都察院的文书。”
一年岁计,意义非同凡响,关乎着不少人的乌纱帽。
为免偶有缺漏,无论是地方上,亦或是京中百司,无一例外,都是秉持着“宁多不少”的态度,文书内容相当详尽,大都是半本书起步。
上上下下的文书堆在一起,却是足有一人之高。 ↑返回顶部↑
毕竟,实际上的军械、粮草运输,起码准备了半年左右。
“大相公可有相劝?”
元绛皱着眉头,不太支持御驾北伐:“连连征战,消耗实在太大,若是常人,绝对是难以支撑。”
其余几人,连连点头。
元绛的话不无道理。
连连征战,常人根本就扛不住。
也正是因此,郊外禁军都已经有了换防的趋势。
一样是征战,但北伐的士卒和南征的士卒,决计不会是一批人。
类似于顾廷烨、王韶二人,天资禀赋,自有名将风范,且正处于精力充沛的人生阶段,连着抗两次征战,估摸着倒也无妨。
但官家,可并非是天赋异禀之辈!
这要是北伐,不得累垮了?
“劝了。”
江昭挑眉,摇了摇头:“但,官家志向高远,着实是劝不动。”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视一眼,皆是面有异色。
志向高远?!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系铃人。
但,千古一帝的饼,就连大相公也解不了吗?
“披红吧。”
“一会儿,几位大学士自去相劝即可。”
江昭摇着头,没有深度探讨的意思。
几捆岁计文书,传了下去。
“韩阁老披红兵部、边疆、御史、谏院的文书。”
“张阁老披红内外百司的文书。”
“元阁老披红路、郡、县的文书。”
“唐阁老披红户部、礼部、工部、刑部的文书。”
“余阁老披红吏治、都察院的文书。”
一年岁计,意义非同凡响,关乎着不少人的乌纱帽。
为免偶有缺漏,无论是地方上,亦或是京中百司,无一例外,都是秉持着“宁多不少”的态度,文书内容相当详尽,大都是半本书起步。
上上下下的文书堆在一起,却是足有一人之高。 ↑返回顶部↑